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古稀老人收藏地契 最早的一張為康熙十九年立
77歲的張大爺是位收藏愛好者,。在老人的收藏品中,,有本村王先生一家的百余張地契,。這些地契從清朝康熙年間起,,至1954年新中國成立后,,各年代俱全,。其中,,最早的一張地契為康熙十九年立,距今已有336年之久,。張大爺表示,,地契記錄了這個家族的興衰史,但它更是本村的歷史文物,,收藏這些地契,,是希望本村子孫后代能傳承老一輩兒的自強精神,。
■康熙時期的地契,。 本報記者 南開宇 攝
昨日中午,張大爺拎著一個巨大的袋子來到報社,。見到記者,,他小心翼翼地將袋中物品拿出來,是厚厚一沓紙,,每張紙之間都夾著一張薄如蟬翼的宣紙,。這些宣紙早已泛黃,上面用毛筆寫滿文字,,還蓋有巨大的紅印章,。記者隨手拿起一份,只見上面寫著:“立賣契人王連因為不便,,今將自己河地一段計地一畝三分……今同鄉(xiāng)長魏振宗說合,,賣于王節(jié)名下……共作價五千八百五十文,當日交足空口無憑,、立字存證,。道光二十七年三月?!痹瓉?,這些泛黃的紙是一張張地契。
張大爺是鹿泉區(qū)大河鄉(xiāng)紙房頭村人,,退休后喜歡上收藏,,至今已有15年左右。起初老人收藏古書,,后來逐步擴大范圍,,開始收藏古錢幣、地契等等,。張大爺與他人不同,,別人收藏靠買,,而張大爺?shù)牟仄范嗍抢相従觽冑浰汀D壳?,張大爺共收藏了近兩百張地契,,這些地契來自四個家庭贈與,其中有百余張都來自與他同村的王氏家族,。
記者看到,,這些地契從清朝康熙年間起,中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tǒng)等各年代都有,,除了清朝地契外,還有王氏家族民國期間的地契,。地契都是王家先祖的:康熙年間王宣,,乾隆年間的王進朝,道光年間的王節(jié)等等,。這些地契中,,最早的一張出自康熙十九年(即1680年),距今已有336年之久,。最晚的一張則是1954年新中國成立后河北省制式地契,。
“在清朝,王家是我們本地的一個大家族,,人丁興旺,,財產(chǎn)眾多,可幾百年過去,,如今王家只是普通的百姓家庭,。”張大爺說,,前些年王家的人得知我搞收藏,,就將這些地契給了我。據(jù)張大爺介紹,,王家有個木盒子,,專門放重要資料,這個盒子傳承了兩百多年,。當初這些地契都裝在小木盒中,,拿來時團成一個球狀,。為了最大程度保護好地契,張大爺費了很多時間才將地契一張張分離,,并夾在書或報紙中保存,。
此前,得知張大爺有很多地契,,有人表示愿出價購買,,可張大爺一概回絕,因為他認為這是本村的歷史,。張大爺說:“這些地契記錄了一個家族的興衰史,,更是本村歷史的見證,地契上說的河灘地就是我們村邊的滹沱河,。收藏這些地契,,是希望本村子孫后代能傳承老一輩兒的自強精神?!?/p>
編輯:陳佳
關(guān)鍵詞:古稀老人 收藏地契 最早的一張為 康熙十九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