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藏聞逸事藏聞逸事
南海一號,帶你閱千年
目前最大的宋代沉船已出土文物14000余件套,,從中可一窺當時的陶瓷技藝和海外航運
沉船,,是一條人們了解過去的隱秘通道,。數年前,,宋代沉船“南海一號”成功實現整體打撈,,吸引眾多目光,。如今,,經過發(fā)掘保護,,沉箱(特制的鋼結構箱體,,用來固定船體和文物)內的“南海一號”已經浮出水面,隨之揭開神秘面紗的還有古代陶瓷技術,、造船技術以及海外航運的歷史,。1月9日,記者走進“南海一號”保護現場,,揭秘沉船最新發(fā)掘成果,。
圖為“南海一號”挖掘現場,。
圖為龍泉窯系青釉菊瓣紋碟,。
沉船應屬南宋中晚期,目前共出土文物14000余件套,,其中瓷器最多
在廣東海陵島上,,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靜靜矗立在海邊。這個以安放“南海一號”宋代沉船而聞名的博物館,擔任著發(fā)掘,、保護,、展示研究成果的功能。
走進博物館內的水晶宮,,沉箱內偌大的船體,,已經清晰可見。船被橫縱隔板有序分成若干艙,,每個隔艙內堆積著瓷器,、漆器等文物。雖然經過近千年時光沉浮,,它們的外觀,、排列已不甚完整,但不難窺見昔日的榮光,。
“南海一號”保護發(fā)掘項目領隊劉成基說,,目前已清理完成打撈時的回填堆積和晚期海泥淤積,取得了一定收獲,。隨著大量凝結物的提取,,沉船左右舷板、水線甲板,、隔艙板,、舵承孔等已經暴露,船中桅托梁,、甲板,、船殼板、底板和小隔板部分顯露,,船體表面殘存結構基本清晰,,船板搭接等部分造船工藝比較明確。
劉成基介紹,,船體殘長22.15米,,最大船寬約9.9米,共有14道橫向隔艙壁板,,已發(fā)現間距在0.62—2.01米的14個隔艙,,縱向有兩列隔板,船舯部設有可倒桅,,兩舷上部為多重板搭接結構,,部分隔艙上部存有甲板殘留?!皬囊寻l(fā)掘暴露的船體結構和船型判斷,,‘南海一號’沉船是長寬比較小,安全系數高,耐波性好,、裝貨量大的短肥性船型,,屬于我國古代三大船型的‘福船’類型,船體保存較好,,存有一定的立體結構,這在以往的我國沉船考古中較為鮮見,,對于研究中國古代造船史,、海外貿易史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眲⒊苫f,。
據介紹,“南海一號”是一條滿載貨物的沉船,,從我國的東南沿海港口裝貨后,,在前往南亞、西亞地區(qū)進行貿易活動的途中沉沒于海底,。船內現存的貨物以瓷器,、鐵器為主,錢幣亦有相當數量,,紙張,、絲綢等有機質貨物可能已分解不存。截至2016年1月5日,,總共出土文物14000余件套,、標本2575件、凝結物55噸,,其中瓷器13000余件套,、金器151件套、銀器124件套,、銅器170件,,銅錢約17000枚以及大量動植物標本、船木等,。
出土文物中最多的是瓷器,。劉成基介紹:“瓷器主要是當時南方著名窯口的產品,大部分源自江西,、福建和浙江,。金銀銅錫和漆木器等其他發(fā)現也非常重要,金頁,、銀鋌上多有店鋪名稱,、重量、地名等戳記,反映了南宋時期商品經濟異?;钴S,,已延伸到海外貿易領域?!?/p>
劉成基說,,從已發(fā)現船載貨物的時代分析,銅錢中最晚年號為南宋早期宋高宗時期(1131—1162)的“紹興元寶”款,,而金頁和銀鋌銘文都與國內出土的南宋時期同類貨幣一致,,瓷器中的景德鎮(zhèn)窯青白釉嬰戲紋碗與江西出土南宋嘉泰元年(1201)“青白釉嬰戲水紋碗” 南宋中期紀年瓷相同,醬黑釉和綠釉器物的大部分為福建晉江磁灶窯土尾庵,、蜘蛛山等窯址的南宋晚期產品,,部分器物也與南宋晚期的“華光礁Ⅰ號”等沉船出水文物一致,據此推測該沉船年代應屬南宋中晚期(13世紀中早期),。
模擬與海底相似的水體環(huán)境,,所有保護發(fā)掘工作在沉箱內完成,過程對公眾開放
在現場可以看到,,所有保護發(fā)掘工作,,都在沉箱內完成,置于沉箱頂部的噴淋系統(tǒng),,不時給文物保濕,。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這是為了防止環(huán)境巨變對文物造成不良影響,。
劉成基說,,“南海一號”全面保護發(fā)掘工作于2014年正式進入挖掘季,該項目既不同于水下考古作業(yè),,也有異于傳統(tǒng)的陸地考古,,所有的發(fā)掘工作需要在沉箱內進行,根據項目需要隨時調整發(fā)掘方法,,以提取最全面準確的船載信息,。
“南海一號”保護發(fā)掘項目另一位領隊孫鍵說,在發(fā)掘工作中,,考古隊采取了先內后外的次序,,即先清理船內文物,再從內外兩側對船本體進行加固后,,再依次清理發(fā)掘船舷外側,。為使遺址環(huán)境不發(fā)生劇烈變化,減少文物損毀,,滿足濕度,、溫度對保護工作的需要,,目前利用進排水對水位進行控制,保持沉箱外水面與發(fā)掘面的合理高差,,逐步降低水位,,“在對沉船發(fā)掘狀態(tài)綜合判斷并做好保護支護方案后,再逐漸開展下一步船體外部發(fā)掘,,最終將沉船與沉箱分離,。”孫鍵說,。
據悉,,“南海一號”發(fā)現于1987年,為目前我國發(fā)現的尺寸最大的宋代沉船實物,。按照“整體打撈,原址保護,,就地展示”的原則,,“南海一號”整體打撈工程用沉箱固定沉船船體、船載文物及其周圍淤泥,,將分散,、易碎的遺物一體化、一次性吊浮起運到能人為控制的新水體環(huán)境中進行科學的水下考古發(fā)掘和保護,。
“南海一號”進入博物館后,,被放置在一個與其原海底環(huán)境相似的水體環(huán)境中進行保護,水下考古專業(yè)人員在室內繼續(xù)對沉船遺址進行科學的發(fā)掘和保護,,工作過程對公眾開放,。
“整體打撈有助于最大限度獲取信息量,最大限度回饋社會,?!睂O鍵說,預計船內考古發(fā)掘工作2016年將基本結束,,后續(xù)還將進行船外發(fā)掘和船體支護移動,,船體保護和全面展示等工作。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南海一號 沉船 陶瓷技藝 宋代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