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拍賣時刻拍賣時刻
2015西泠秋拍啟幕 西方大師作品“震撼來襲”
12月24日,2015西泠秋拍將于在浙江世界貿易中心啟幕,。據了解,,此次西泠秋拍共有32大專場,,囊括古代近現代書畫,、中外名人手跡,、古籍碑帖,、篆刻印石,、名硯,、古玩,、青銅器、紫砂藝術,、庭園石雕,、盆景、鐘表,、錢幣,、油畫、漫畫,、玉雕,、名酒各門類。
克勞德?莫奈 《翁弗勒圣母院的小教堂》
十余位西方大師作品首次登陸中國拍場
此次秋拍西泠拍賣重磅推出——“中國首屆近現代西方大師作品專場”,,囊括莫奈,、雷諾阿、柯羅,、高更,、莫蘭迪、安迪·沃霍爾等十余位耳熟能詳的西方大師館藏級風景,、靜物,、素描作品,均為首次登陸中國拍場,。
雷諾阿
備受全球藏家青睞的西方近現代藝術,,作為國際藝術品市場的主要標的物,也始終是實力藏家的投資對象,這些西方藝術英杰的作品在100多年中輾轉全世界多個藝術機構,、多位不同身份的藏家懷抱,,譜寫出一部部寶貴的收藏藝術史。專場部分作品率先亮相上海巡展,,繼而將在杭州預展現場特別呈現,,讓更多藏家及藝術愛好者近距離領略西方大師的風采,于一處領略東西方藝術經典,,也必將成為本季西泠秋拍拍場爭奪之焦點,。
而中國書畫部分將匯集古代畫史精粹及近現代名家佳構。袁江,、王云,、陳卓、施淳四人為惠翁先生“六袠”(六十歲)之壽繪制的祝壽圖《四景山水》,,仇英筆意,,宋人余韻,亭臺樓閣,,仙山幻境,;沈周《秋江漁隱圖》由宣統(tǒng)帝題隔水、何維樸題引首,,楊守敬,、羅振玉等題跋,遞藏有序,;文物商店舊藏文征明《草書七言詩》遒勁圓渾,、雍容淳古;顧炎武呈友人顏光敏所書詩稿珍若拱璧,。
弘一 小楷 《圓覺本起章》
弘一小楷《圓覺本起章》字體沖和,,溫潤靜雅,超塵拔俗,,乃“無上菩提”,,應為其1929年客游福州鼓山時所書,先后經國學大師馬一浮,、著名詩人徐映璞,、書畫鑒定家楊仁愷觀題,后又得佛學大師趙樸初,、著名國畫家程十髪寓目,,題寫簽條,可謂集眾家之美,,尤為珍貴,。
而創(chuàng)作于1930年“魏碑體”弘一楷書《華嚴經集聯(lián)句》則心如虛空之境,、1932年“弘一體”《古詩四首》手書古德格言警訓,如此蔚為大觀者也著實罕見,;傅抱石精心杰作《韶峰聳翠》奏出新時代強音,;徐悲鴻《黃岳風雨圖》創(chuàng)作于1938年,后贈予好友吳蘊瑞,、吳青霞夫婦“艱危之際,,證此交誼”;康有為書法巨幅《行書北戴河紀游詩》,、馬一浮致沈尹默行書詩卷,洋洋巨制,,作品之佳令人激賞,,尺幅之大、書法之精,、詩文之佳皆屬罕見,;大風堂弟子郁文華上款暨其書畫作品專場包含了恩師張大千所贈《蒼松高士圖》飽含師生深厚情誼,唐云《江山多嬌圖》手卷(12.5×337厘米)來楚生引首,,賴少其,、顧廷龍、應野平,、陸儼少,、郭紹虞、謝稚柳,、徐子鶴等名家題跋,,珍貴難得。
近現代對外交往名人手跡再度引發(fā)學界關注
此次秋拍“中國近現代對外交往名人手跡專場”匯集了百年中國外交史上珍貴手稿,,大部分為首次亮相拍場,,包括鴉片戰(zhàn)爭期間美國總統(tǒng)約翰·昆西·亞當斯闡釋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的重要親筆信,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親歷者,、英軍侵華上將哈利·勞森大沽口戰(zhàn)役,、《天津條約》簽訂期間未刊日記,英國第一個訪華使團團長馬戛爾尼罕見親筆信,,中國“西洋繪畫的搖籃”土山灣畫稿,、文稿史料一批,洋務運動標志性成果——張之洞,、盛宣懷,、福開森等主持盧漢、粵漢,、正太,、川漢,、滬寧等近代中國重要鐵路圖紙一批等珍貴文物,涉及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與中美條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與中法戰(zhàn)爭,、洋務運動與甲午海戰(zhàn)、戊戌變法與八國聯(lián)軍,、北洋政府與巴黎和會等從鴉片戰(zhàn)爭前到新中國成立,,近現代中國諸多重大的歷史研究對象與事件,引發(fā)學界再次關注這段大國崛起之前的歷程,。
晚清中日政要,、文化名人致蘊所詩詞書畫冊《景星帖》,人物極一時之選,,蔚為大觀,,冊頁保持日本原裝,作者包括奕欣,、李鴻章,、沈桂芬、盛宣懷,、曾國藩次子曾紀澤,、寶鋆,以及清代政治家與外交家,、臺灣巡撫邵友濂,,晚清思想家王韜,直隸總督兼充北洋大臣王文韶,,精于金石書畫收藏,、畫家張熊等;周恩來致原毛澤東秘書,、外交部副部長王炳南信札一通二頁,,為有關新中國成立后爭取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的重要文獻。本專場拍品此前亮相華東師范大學“崛起之路——中國近現代對外交往文獻展”,,同期舉辦學術討論會,,滬上知名學者到場展開討論,專家一致認可此批近現代文物的珍惜性和唯一性,。
中外名人手跡專場,,傅斯年《中國古代文學史講義》未刊手稿、李莊時期日記,、親友往來信函底稿,、為傅仁軌作題詞冊等重要文獻一批,埃貢·席勒病逝前夕有關其藝術創(chuàng)作受到軍事審查干涉的親筆信等重要拍品也將上拍,。
“金石永年”專題貫穿全場,,彰顯西泠特色
西泠印社宗旨之一即為“保存金石”,,本季秋拍將“金石永年”專題貫穿諸專場門類,所征集的拍品皆為名家舊藏,,迭經著錄,,流傳有緒,學術價值和收藏價值兼具,,極有代表性,。
阮元、湯貽汾等題漢雁足鐙全形拓,,此拓為珍罕的全形拓初創(chuàng)時期拓本,,上有阮元、湯貽汾,、范獻之等五家長詩題跋,,詩文著錄于湯貽汾《琴隱園詩集》(清同治刻本)等清人文集,迭經黃易,、翁方綱、張廷濟,、吳熙載遞藏,,洵可寶貴。
此外,,吳湖帆手錄吳大澂,、吳湖帆藏品目將亮相秋拍中外名人手跡專場?!稅谖滩厝貪h吉金目》,、《愙翁藏書畫目》、《四歐堂藏碑帖目》,、《四歐堂藏金石文字目》線裝書一冊及文稿十頁,,總計四十九頁,另上拍同一專題吳湖帆未刊文稿,、詞稿,、筆記等十數種,見諸出版著名學者白謙慎《甲午戰(zhàn)爭后的吳大澂——兼論吳氏收藏的遞傳問題》,。
秋拍文玩部分將推出六個專場,,琳瑯滿目,各具精彩,。傳承著錄的吉金寶彝,,另有名家遞藏的磚石銘刻,是為其中亮點,。西周晚期·青銅鳳鳥耳尊為日本貴族田中源太郎舊藏,,日本東京出光美術館遞藏,;并著錄于明治三十九年出版的《帝室博物館古銅器鑒賞錄·古銅卷》,容庚的《商周彝器通考》及日本著名學者林巳奈夫的《殷商時代青銅器研究》中,。此類尊發(fā)現數量稀少,,目前所知的相似器型僅存四件,皆為龍耳,,鳳耳尊目前所知則獨此一件,,可謂世之孤品。
隋開皇二年墓磚曾著錄于《陶齋藏石記》,、《隋唐五代墓志匯編》,、《中國磚銘》等著作,傳承有序,。早期曾歸晚清金石大收藏家端方所有,,又先后著藏于國立北京大學文研所與故宮博物院。磚上銘刻筆法道密樸拙,,古雅峻峭,。隋代碑志資料相對于魏碑和唐碑來說向稱稀少而珍貴,后人更是可以從中窺視由瑰麗雄渾的魏碑書體過渡到秀麗高雅的唐碑書體的過程,。
據悉,,西泠秋拍預展將持續(xù)至12月25日,12月26日至28日舉槌,,地點在浙江世界貿易中心,。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2015西泠秋拍 莫奈 雷諾阿 安迪·沃霍爾 名人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