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屠呦呦家譜亮相:父母兩系均為望族 家族出過尚書
今天,,中國第一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得主屠呦呦,,將出席在瑞典舉行的諾貝爾頒獎典禮。
而在寧波天一閣博物館,典藏部主任饒國慶,,向記者出示了一份《甬上屠氏家譜》。
是的,,這份《屠氏家譜》,,就是屠呦呦的家譜。在此之前,,屠呦呦低調的作風,,讓大家對她的身世一無所知。我們唯一了解到的信息是,,她的舅舅是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姚慶三,。
只是,當年這本珍貴的家譜,,差點被當成廢紙賣給了廢品站,。如果不是天一閣工作人員的及時搶救,可能它早已湮滅無跡,。
現在,,你愿意來聽聽這本家譜的故事嗎?
從姚慶三這個名字著手
他一路找到了屠呦呦的家譜
饒國慶,,天一閣博物館典藏部主任,。找到屠呦呦的家譜,對他來說是段尋寶傳奇,。
自從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的消息傳來之后,,身為同鄉(xiāng)的饒國慶就留心了。
“一開始我只打算碰碰運氣,。因為了解到的信息太少,,只知道她童年住在開明街26號,親舅舅是姚慶三,?!?/p>
饒國慶先去翻找姚氏家譜。運氣不錯,,從《鄞縣姚氏宗譜》里找到了姚慶三的名字,,記載的出生日期和畢業(yè)學校信息也吻合,可以肯定是同一個人,。
再往下翻,,姚慶三有一個妹妹,,嫁給了同鄉(xiāng)屠濂規(guī)——他會不會就是屠呦呦的父親?
饒國慶四處找人驗證,,終于從屠呦呦的親戚處得到了確認,。
順著這根線,他又找到了館藏的另一本《甬上屠氏家譜》——屠濂規(guī)的家譜,。遺憾的是,,這本家譜上,并沒有屠呦呦的名字,,因為最后一次修訂的時間是民國八年(1919年),,當時屠濂規(guī)也只是十六歲的少年。
兩年之后,,即1921年修編的《鄞縣姚氏宗譜》中,,有屠濂規(guī)的名字,可以推斷,,在這兩年中,,屠濂規(guī)和屠呦呦的母親結婚了。
屠家的這份家譜
封面還是左宗棠兒子寫的
《甬上屠氏家譜》,,記載了哪些內容,?
《甬上屠氏宗譜》,最近一次修編為民國八年(1919年),,封面書名由湖南湘陰籍的書法家左孝同題簽,。
左孝同,即左宗棠季子,。
根據家譜記載,,屠家祖先在南宋慶元年(1259年)從江蘇常州府無錫縣遷居至寧波,,至今綿延達700余年,。中間出過包括吏部尚書、太子太傅贈太保屠滽,、文學家和戲曲家屠隆等等,,既有高官顯貴,又有文人墨客,。
對屠呦呦的父親,,家譜記載:“濂規(guī),字介澄,,號眉壽,,又號憨僧,屠氏二十世,,鄞縣第一高等小學畢業(yè)生,,肄業(yè)效實中學,,生光緒二十九年癸卯五月二十五日午時?!?/p>
饒國慶也查過屠濂規(guī)的相關信息,。他曾經在上海太平洋輪船公司工作,想來大概屠呦呦是跟著母親住在外婆家,,也就是開明街26號的姚慶三故居,。
姚氏,也是當時寧波的豪門望族,。
《鄞縣姚氏宗譜》記載,,屠呦呦的外公姚傳駒,曾任東北三省中國銀行行長,,民國財政部司長等職,,舅舅姚慶三從法國留學回來后,初任國民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后來任上海金城銀行總管處分行經理,,更成為國內最早研究和傳播凱恩斯《通論》的學者。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屠呦呦,,最終選擇的是醫(yī)學研究之路,,濟世救人。
如果不是當年三位工作人員
這兩本家譜早已進了廢品回收站
然而,,這些珍貴的家譜,,當年卻差一點進了廢品回收站。
今年71歲的駱兆平是天一閣博物館的退休員工,,是他和另外兩名同事,,一起搶救回了這些家譜。昨天,,向錢江晚報記者回憶起這段往事時,,他仍然心緒激動。
上個世紀的60年代,,當時的天一閣還叫“天一閣文物管理委員會”,,駱兆平的工作是保護天一閣的文物,也負責接收社會捐贈,。
“當時很多人把自己家里的文物拿來捐給我們,,聊天時我們發(fā)現好多人都不曉得古籍也是文物,就當廢紙賣掉了,?!?/p>
駱兆平急了。他叫上兩個同事,,邱嗣斌和洪可堯,,三個人除了上班之外又多了一件工作:蹲點寧波市的各大廢品回收站,。
“當時找出家譜最多的是江東區(qū)廢品回收站,那里面的廢紙能一直從地板堆到天花板上,,人都擠不進去,。我們三個人只好分工,一個爬到上面,,一個鉆到底下,,我從中間找。一天翻不完,,就第二天再來,,每天翻一點?!?/p>
1966年,,他們就這么在各個廢品回收站里翻了一整年,找到許多有價值的圖書資料,。
書找到了,,還得從廢品回收站再買回來?!疤煲婚w當時也沒有經費,,我們就說是收廢紙的,拜托人家把古籍當廢紙賣給我們,?!?/p>
三人零零碎碎,一點一滴淘回來的紙質文物中,,僅家譜就有六百多斤,。
他們的辛苦沒有白費。在搶救下的古籍中,,除了《甬上屠氏家譜》,、《鄞縣姚氏宗譜》,后來證實還有很多寧波名人的家譜,。
天一閣里藏著的更多家譜
等著大家去發(fā)現
天一閣博物館里還有哪些名人家譜,?
1984年10月,,已離開故鄉(xiāng)多年的世界船王包玉剛回到寧波參觀天一閣,,看到了館藏的一套線裝古本的《包氏家譜》。順著包氏綿延脈絡查下去,,包玉剛意外發(fā)現自己是包拯的第29代嫡孫,。當時,包玉剛高興地叫了起來:“我是包青天的子孫,!”
近幾年里,,寧波籍名人周星馳,、周立波等都曾親自或委托家人造訪天一閣,查閱家譜,,尋根問祖?,F在天一閣每天都有10多個市民來查閱家譜,民間修譜也甚是活躍,。
目前,,在天一閣珍藏有新老家譜600多種,主要以寧波區(qū)域為主,,族姓有100多個姓氏,,包括范欽、章學誠,、全祖望,、黃宗羲、蔣介石,、包玉剛等名人的家譜都收藏在內,。
編輯:陳佳
關鍵詞:屠呦呦 家譜亮相 父母兩系 均為望族 家族出過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