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原標題:82歲老太賣了25年臭豆腐 一天賣2000多塊(圖)
老太炸了25年臭豆腐動作利落。
賣了25年臭豆腐
82歲老太不肯收手
每天賣2000多塊臭豆腐,,自己騎三輪送貨,,她說,,不愿在家看電視,、瞎想
嘉興市區(qū)楊柳灣路與河?xùn)|街交叉囗,,有個老太太擺攤賣臭豆腐,,25年來幾乎風(fēng)雨無阻,。
今年9月初,82歲的老太太鳥槍換炮,,在路邊租了個6平方米左右的門面,,開店了。
店名很霸氣,,“南門高老太臭豆腐”,,自稱“嘉興一絕”。
這可不是自賣自夸,,小店一天要賣掉2000多塊臭豆腐,,很多人驅(qū)車慕名來吃,連沙龍賓館,、子城外婆家都是她的客戶,。
有的客人一吃20多年
開車十幾公里趕來買
下午3點半左右,小店前已有不少食客候著,,還未走近,,味道就飄來了?!昂孟?!”有人說。
小店門口擺著一張桌子,,四把圓凳,,桌上放著甜辣醬。
高老太戴著帽子,,圍著飯兜,,白發(fā)從耳朵兩邊鉆出來。她拿一雙長筷,,把生豆腐放沸油里,,翻滾會兒,,再夾出來,不緊不慢,。
老人的大女兒趙鴻鳴在邊上幫忙打包,。打包袋子用張白紙墊著,趙鴻鳴說“怕袋子燙壞”,。
招牌上寫:生臭干0.3元/塊,,油炸臭干0.5元/塊。邊上趙鴻鳴還弄了輛三輪車賣蘿卜絲餅,,全素1.5元/個,,加肉2元/個,。
記者點了3塊錢臭豆腐,,金黃色的豆腐看著飽滿。一口下去,,外脆里嫩,,臭味恰到好處,讓人回味,。
“拍巴掌都不肯放了吧,。”同桌的大叔是特地從嘉興三水灣開車來吃的,?!凹闻d的臭豆腐幾乎都吃遍了,她的‘肥,、松’,,味道最正宗,我吃了二十多年了,?!贝笫逭f。
“這20多年,,老太太皮膚更白了,。”大叔打趣說,,以前小推車是燒柴的,,“她整天被火熏,臉還要黑些,?!?/p>
聽到有人夸自己皮膚白,老太太開口大笑:“牙也掉光了,,耳朵也越來越聾了,,就眼睛還好啊,。”
大叔這樣的老客有不少,,有的盡管搬家了,,還會開車十幾公里過來。來了老客人,,她都跟人拉拉家常,,從家里老人問到小孩,笑瞇瞇的,。
幾個老街坊對記者說,,老太太做生意有條原則,再大的官再有錢的老板,,過來都得老實排隊,。“我只照顧殘疾人,?!彼f。
泡豆干的汁水有秘方
25年前跟個老師傅學(xué)的
高老太原名高菊鳳,,82歲,,在這個小店邊的馬路口擺了25年攤。
這25年來,,不知多少食客吃過她做的臭豆腐,。吃得滿意了,就推薦給親友,,一傳十十傳百,,名聲就這么攢下了。
老太悄悄告訴記者,,她的臭豆腐好吃,,秘訣就在浸泡豆干的“臭水”。
她挪著小步帶記者回小店附近的家,。她家天井里有15口大缸,,屯著鹵水。她一把掀開蓋子,,缸里有莧菜桿,、香菇、筍干,、毛豆等料,,一股臭味撲鼻而來。
“莧菜桿是做鹵水的基本材料,,還要再撒上胡椒,、鹽等調(diào)味品,,悶上兩年,鹵水就做成了,?!备呃咸f,每缸鹵水鹵一次豆腐之后,,要擱置半個月才能再次使用,,以保證臭豆干味道的純正。
老太太說,,這個秘方是她退休后從一個老師傅這兒學(xué)的,,沒想到一用就25年,她又琢磨改良過,,“臭豆腐沒什么深學(xué)問,,就是要花功夫,我的鹵水都是純天然的,,每年買兩三千斤的莧菜桿自己手工浸泡,,這樣食客可以放心吃,?!?/p>
82歲騎三輪車送貨
從凌晨2點忙到晚上6點
每天凌晨2點多,高老太就起床了,,把浸泡的豆腐干一塊塊從缸里撈起來,。這豆腐干一般夏天得腌制12個小時,冬天則需要24個小時,。
已退休的大女兒趙鴻鳴會早起趕來幫忙,,2000多塊豆腐干,兩個人要一直撈到天亮,。
吃完早飯,,兩人就出發(fā)給預(yù)定的飯店送生臭干,因為有名氣,,嘉興市區(qū)有30多家飯店都是客戶,,包括沙龍賓館、子城外婆家等大客戶,,“不管大飯店還是小飯館,,一視同仁,全部送上門”,。
高老太82歲了,,騎個三輪車,吭哧吭哧,,到了飯店就直奔后廚,,將臭豆腐放進冰箱里,。她認字,會給客戶記賬,,月底一起結(jié)算,。客戶們說,,老太太腦子清楚,,算賬一點不出錯。
送完貨,,就中午了,,她吃完飯,還要把放臭干的盒子洗干凈,。
中午12點半左右,,瞇會兒。
下午2點半,,和大女兒準備下,,小店開門,炸臭豆腐,,一直到晚上6點關(guān)店,。
回去把盤子洗洗涮涮,看會兒電視,,每天要晚上10點才睡覺,。
老太說,這樣一天下來,,大概能賣掉2000多塊,,“弄不多,(因為)人吃不消”,。
高老太的老伴9年前去世了,,她一個人住,過著這樣周而復(fù)始的生活,。
她也收過幾個徒弟,,要么吃不了這個苦,要么學(xué)會后自己去擺攤了,,“做臭豆腐需要起早貪黑,,鹵汁夏天臭,冬天冰,;夏天炸臭豆腐蚊子咬,,冬天又手腳凍僵,苦是真的苦”。
“不想在家看電視,、瞎想”
老人說,,多勞動身體好心情好
很多人都想不通,老太太這么拼干嘛,?這個年齡不是應(yīng)該在家頤養(yǎng)天年,、上公園遛彎嗎?
“開心呀,,很多人都說我苦,,我自己一點都不覺得,最苦的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兒女們現(xiàn)在小日子也都挺好的,。我閑不下來,多勞動身體好,,不生病,。”高老太說,,整天坐在家里看電視,,東想西想,要變老年癡呆的,。
高老太小時候家里窮,,長大后在一家汽配廠工作,攢了錢自己去報夜校識字,。后來家里房子拆遷,,在市區(qū)買新房子欠了債,,“炸臭豆腐只要肯吃苦就行,,本錢也小,所以就開始擺攤賣,,但我老頭子說丟人,,這么多年,都是我一個人在弄”,。
后來債還清了,,五個女子也陸續(xù)成家,可她卻一直沒停下來過,。
“老媽勞碌了一輩子,,不肯停的,個性又強,,我們說不動的,。”大女兒趙鴻鳴說。
下班后,,高老太小兒子趙鴻偉也會來幫忙,,“沒辦法,既然老媽高興,,只有我們幾個子女輪流來幫忙,,怕她累著,只要她健康,,就是我們的福氣,。”
有很多人陪著說話,,五個子女也輪流來幫忙,,這樣,一點都不孤單,。
本報記者 黃娜 文/攝
編輯:王瀝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