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美加州槍擊事件凸顯反恐四大盲點
新華社洛杉磯12月6日電新聞分析:美加州槍擊事件凸顯反恐四大盲點
新華社記者郭爽 薛穎 張超群
不像以往在美國發(fā)生的涉槍刑事案件,,也與典型的有組織或獨狼式恐怖襲擊不同,,導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貝納迪諾至少35人死傷的槍襲事件讓美國官方一時難以定性,。
目前,尚無確鑿證據(jù)表明槍擊事件的兩名嫌疑人隸屬于任何恐怖組織,,但美國聯(lián)邦調查局還是按“恐怖主義行為”對這起事件展開調查,原因是有跡象表明涉案嫌疑人有激進化傾向和受外國恐怖組織思想煽動的可能性,。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則宣稱,,制造槍擊事件的兩名槍手是該組織的“追隨者”。
事件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凸顯了美國反恐的四大盲點和難點,。
首先,隨著互聯(lián)網和社交平臺的發(fā)展,,“伊斯蘭國”極端思想在美國社會的滲透程度已達前所未有的水平,。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的最新研究報告稱,,數(shù)千美國人同情、支持或對“伊斯蘭國”煽動的極端思想感興趣,,他們在互聯(lián)網表現(xiàn)活躍,,目前美國境內約有300個社交媒體賬號在極力宣傳“伊斯蘭國”。
美國聯(lián)邦調查局局長詹姆斯·科米表示,,互聯(lián)網讓人們可以通過手機或個人電腦等私人終端接觸到激進或恐怖主義思想,,而警方的“視野”卻相當有限。如何鑒別這些人是否會最終采取行動,,以及能否及時阻止可能發(fā)生的恐怖主義活動,,讓人憂慮。
其次,,兩名槍手中包括一名女性,,這在美國以往發(fā)生的嚴重槍擊事件中實屬罕見。名為塔什芬·馬利克的女槍手事發(fā)當天還曾在網上發(fā)帖向“伊斯蘭國”示忠,。
研究顯示,,在“伊斯蘭國”的大力度蠱惑和招募下,該組織在美國的支持者不少都是女性,,她們比男性更不易引起注意和懷疑,。位于倫敦的戰(zhàn)略對話研究院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至少已有550名西方女性前往伊拉克和敘利亞,,希望加入“伊斯蘭國”,,她們中最年輕的只有14歲。
第三,,兩名槍手制造這起事件的動機異常復雜,,混雜了激進化傾向、受恐怖主義思想蠱惑,、個人信仰和恩怨以及對工作的不良情緒等多種因素,。另外,槍手的目標并非陌生平民,,而是熟悉的同事,。美國反恐專家認為,這一事件表明,,形式多樣和情況復雜或成為反恐新挑戰(zhàn),。
此外,更讓人感到擔憂的是嫌疑人合法購置的槍支和數(shù)千發(fā)子彈,。在槍支管控相對嚴格的法國,,恐怖分子制造巴黎血案的武器可能來自黑市交易。但在槍支泛濫的美國,,暴徒卻可以合法獲得武器,,就連美國政府“禁飛名單”和“反恐黑名單”中的人員,,也可能購買到槍支。
美國政府問責局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從2004年至2014年,,“反恐黑名單”中的疑似恐怖分子至少2233次嘗試購買槍支,其中至少有2043筆交易成功,。這也許是美國人眼皮底下最大的反恐盲點,。(完)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美加州槍擊事件 反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