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您懂多少紙幣收藏術語?
在人民幣收藏中,,通常會遇到一些關于紙幣收藏的專業(yè)名詞,,今天我來介紹一下紙幣收藏中比較常用的術語:
☆包裝術語
紙幣通常會說到一刀、一捆,、一條,、一包、一麻袋、一箱、原捆,、整捆、原箱,、整箱,、連號、跳號等詞語,。這些是什么意思?
一刀:為100張連號紙幣;一捆:為1000張連號紙幣;一條:為5000張連號紙幣;一包:為10000張連號紙幣;一箱:為1元的40000張連號紙幣,或1角2角5角的50000張連號紙幣,,5元和10元的25000張連號紙幣,,50元和100元的20000張連號紙幣;一麻袋:為10包分幣;原捆:是指原包裝,包裝皮破裂不大,,無法將紙幣拿出來的那種破裂;整捆:是指保證千連,,而且刀簽未斷裂,并用塑料袋重新包裝了一遍,,稱為整捆,,又稱為后封千連;原箱:是指鉛封未開;整箱:是指原箱的把鉛封打開了,但里邊的東西未動,,稱為整箱;連號:是指號碼相連的若干紙幣;跳號:是指在號碼相連的若干紙幣中有1枚或幾枚號碼缺少未能連貫的紙幣,。
☆紙幣品相
為了對市場上人民幣紙幣品相劃分有一個客觀的標準,藏界依據(jù)人民幣紙幣票面污染,、堅挺,、票角磨圓、折痕和斷裂以及缺損程度情況,,參照國內紙幣收藏專家的觀點,,并借鑒國際上的劃分標準,把人民幣紙幣的品相劃分為以下幾個等級,,并根據(jù)國內集幣者的習慣稱為“品”,。
挺版:幣面清潔堅挺,未流通。
十品:幾乎未流通,,但因為時間久遠或保存不當,,表面有極輕度的褪色,沒有受過水漬而使表面失去光澤;也包括有極輕度折痕,。
九品:有較明顯的折痕,,票角有最輕度的磨圓,票面無污染,,仍能保持原票的光澤,。
八品:多次觸摸流通,有幾條明顯折痕,,票面有少量污染和色斑,,但仍堅挺不垂軟,邊緣無撕裂痕,,票角有輕度磨圓,。
七品:多次觸摸流通,票面已污染,,并垂軟,,邊緣有小裂口,但未延伸到票面圖案,。
六品:長期流通票角已磨圓,,邊緣裂口延伸到圖案,但沒有缺損;票面臟或褪色,,但票面圖案細節(jié)仍可辨認;幣垂軟,,有中心孔。
五品:嚴重磨損,,票面臟,,褪色,邊緣撕裂并有缺損,,票角磨圓,,但無大塊缺損。
四品:票面臟,,褪色,,圖案模糊,有缺損或大片斷裂,。
三品:紙幣斷裂,,有大片缺損或空洞,票面模糊不清,,一般無收藏價值,。
☆版別術語
收藏紙幣除了注意銀行名稱,,印刷年份、圖案,、面值以外,,還應注意版別。所謂版別,,在紙幣的生產者,、發(fā)行者、收藏者之間,,常有不同的標準,。對于收藏者來說,版別就是當鈔版設計確定好后,,因不同時間,、不同印鈔廠,不同批量而在印刷時所發(fā)生的細微差別,。
紙幣印刷有很多版別,,多是采用平、凹,、凸三種版型相結合進行印刷,。印刷技術大多使用接線印刷、膠版迭印,、雙面對印,、花紋對線等特種技術,那這些印刷方式和技術是什么意思呢?
平版印刷:由早期石印發(fā)展而來,,因其制版及印刷有獨特個性,,同時在工作上亦極為簡單,,且成本低廉,,故在近代被專家們不斷研究與改進,而成為現(xiàn)今印刷上使用最多的方法,。其手感方面,,票面手感光滑,無凹凸感,。
凹版印刷:凹版印刷的模具是用鋼板雕刻而成的,,模具上的線條是凹下的。印刷時線條中的油墨轉印到紙上,,形成凸出于紙面的花紋和圖案,,立體感很強。由于鋼板的雕刻難度非常高,,不易仿造,,所以凹版印刷經常被用于鈔票,、證件等防偽要求高的印刷品。
凸版印刷:凸版印刷和凹版剛好相反,,印版著墨部分上凸,,印版上的圖紋高于版面,印刷時,,在圖紋部分涂墨后,,復紙加壓,油墨即從印版轉移到紙面上,。凸版印刷的產品具有線劃整齊,,筆觸有力等特點。現(xiàn)在大家對錢幣上所說的凸版印刷,,其實不是真正的“凸印”和“凸版”,。真正的“凸版印刷”工藝目前一般不能印刷復雜圖形,在紙幣上只能用于打印流水號碼,,不能印刷文字和圖案,。
接線印刷:采用特制機器印刷,特點是鈔標的圖案花紋能夠完成多種顏色的接線,,而且多色線條十分準確地銜接,,不同顏色交接處,既無空白又不重疊,。接線可以干膠印接線,,也可以凹印接線。
膠版迭?。哼@是一種比較先進的印刷技術,,即用幾種顏色油墨在一次套印的基礎上,再用幾種顏色迭印,,這樣就形成了多種顏色,。這種印刷一般用在小方塊的裝飾圖案上。比如,,原來一個小方塊上印的是藍花,,再迭印上紅色,就變成紫紅色了,。如果幾種顏色的小方塊再經過迭印,,看上去五彩繽紛,鮮艷奪目,。
雙面對?。涸谟≈柒n票時,正背面對印規(guī)矩精確,,這也是比較高的印刷技術,。這種方法目前僅限于膠版,、凸版印刷上。
花紋對線:這是底紋印刷的一種新工藝,。
編輯:陳佳
關鍵詞:您懂多少 紙幣收藏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