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廣西貴港:全程機械化破解農業(yè)“用工荒”
新華社南寧11月25日電(記者孫志平,、程群)韋振斌是廣西桂平市石龍鎮(zhèn)新村村民,,種有70畝水稻的他每年純收入有6萬多元,。在與記者交談過程中,,韋振斌指了指腳上穿的新皮鞋,,笑著對記者說:“見過穿皮鞋干活兒的農民嗎,?多虧了這些自動化農業(yè)機械,,把我們從繁重的農活中解脫了出來,?!?/p>
“以前一個人種70畝地是不可想象的事,,如今依靠全程機械化,種植變成一個輕松的活兒,?!表f振斌說,以插秧為例,,以前人工每天最多插0.8畝,,機械化之后一天至少能插15畝以上。
在種植水稻的同時,,韋振斌加入了當?shù)氐男麓逵篮退痉N植專業(yè)合作社,,以農機入股參與每年底的分紅。新村永和水稻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楊偉介紹,目前合作社有社員48人,,水稻種植面積近2000畝,,僅水稻聯(lián)合收割機就有15臺?!安粌H合作社的水稻是機械化收割,,合作社今年還幫助收割了周邊6000多畝水稻?!?/p>
楊偉2011年大學畢業(yè)后,,選擇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楊偉說,,如今很多年輕人都外出務工,,家鄉(xiāng)有些良田面臨無人種的尷尬,農業(yè)“用工荒”凸顯,?!爱敃r我就認定機械化才是農業(yè)發(fā)展的出路。如今在合作社的帶領下,,村里大部分水稻種植都已實現(xiàn)全程機械化,。”
楊偉所說的全程機械化,,貫穿了水稻種植的育秧,、耙耕、病蟲害防治,、機械收割和烘干等所有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農業(yè)部門都有補貼,,水稻以兩季來算,,每畝地除去補貼后機械化成本在400元左右,農民每畝地的收入能達到800元,?!睏顐フf,“別看每畝地收入和以前差不多,,機械化后人力成本大幅縮減,,比起以前種地可是輕松多了,一個人種上百畝也不是問題,。”
石龍鎮(zhèn)所在的廣西貴港市,,地處潯郁平原,,素有“廣西糧倉”的美譽,2014年貴港糧食總產量近160萬噸。貴港市農業(yè)局總農藝師萬玉新說,,貴港正在開展大規(guī)模水田“以小并大”土地流轉,,土地成片規(guī)模化,,有利于全程機械化的推廣,,能夠有效應對農業(yè)“用工荒”。
在石龍鎮(zhèn)村民用收割機收割水稻的同時,,貴港市三禾米業(yè)有限公司工廠內的烘干機正在運行,。“這幾天都是雨天,,稻谷收割后不及時烘干,,很容易發(fā)芽霉變?!惫究偨浝碜T水才說,,如今工廠兩條生產線,能夠同時烘干240噸稻谷,,烘干的整個過程全部由電腦自動控制,。
譚水才介紹,公司還計劃投資建設稻谷自動冷藏系統(tǒng),,延伸全程機械化鏈條,。冷藏系統(tǒng)能將糧倉溫度控制在15攝氏度左右,稻谷在這個溫度下存儲能夠最大限度保持稻米的鮮味,。
“烘干設備不足,、農民統(tǒng)一育秧意識差成為目前全程機械化發(fā)展的瓶頸?!比f玉新介紹,,貴港市下一步將鼓勵更多合作社和種糧大戶新建烘干設備,同時加大統(tǒng)一育秧的宣傳力度,,相關部門也將加大扶持力度,,提升水稻全程機械化的覆蓋面。(完)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廣西貴港 機械化 農業(yè) 用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