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原標題:洛陽10歲娃父母離異流浪數(shù)年 吸煙,、玩游戲無一不沾
民警將小寶帶到他母親(紅衣女子)的住處,,小寶拿出新鞋玩了起來。
核心提示|昨日一知名網(wǎng)友爆料稱:“洛陽萬達廣場附近一男童流浪3年,,靠好心人給吃的為生,,自稱10歲,名叫‘李小寶’,來自鄭州,。父母離婚后,,后媽將當時7歲的他攆出家門流浪到洛陽至今,并希望媒體予以關注,。”
昨日,,大河報記者與洛陽市救助站、民警一起找到男童,,得知男童李小寶實為洛陽本地人,,因家庭原因不愿回家,從5歲開始就在外流浪,。記者聯(lián)系男童父母,,均稱因家庭和孩子的性格問題,無法管教孩子,,只能聽之任之,。
走訪 10歲娃流浪數(shù)年,吸煙,、玩游戲無一不沾
昨日7時51分,,實名認證網(wǎng)友@上官正義發(fā)微博稱:“網(wǎng)友消息,這個孩子在洛陽萬達廣場附近流浪三年了,,靠好心人給吃的為生……”微博上還附有男童照片,,他希望媒體給予關注和幫助。
大河報記者聯(lián)系上知情人,,知情人告訴記者,,該男童近期睡在黃河路附近的一個網(wǎng)吧內(nèi),已經(jīng)有好幾天,。“他自己在這一片流浪好幾年了,,一般白天不在晚上在,你們自己去看看吧”,。根據(jù)知情人提供的線索,,記者找到了男童。
當記者看到男童時,,他正蜷縮在用2個沙發(fā)拼起來的“床”上,,腿還有一部分架空著,上身用一件藍色外套蓋著,,下身穿著一條黃色運動短褲,,短褲上污漬斑斑。
和記者幾乎同時趕到的洛陽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拿出手機確認面前這個孩子是否為“李小寶”,。幾分鐘后,“李小寶”醒了,看到記者和救助站的工作人員,,仍然蜷坐在一張沙發(fā)上,,臉背了過去。
面對記者的詢問,,李小寶幾乎不搭理,,然而當記者拿出煙的時候,想要吸煙的李小寶向記者提出條件:“不能拿萬惡的相機拍我,。”隨后便拿起煙熟練地抽了起來,。與記者稍微熟了后,記者詢問起他平常生活中的經(jīng)濟來源,。“打游戲賣游戲幣,好多人都是我朋友,,我還有事,,我很忙。”李小寶自稱自己是“老江湖”了,。
自述男孩稱老家在鄭州在洛陽流浪了5年
經(jīng)過詢問,,李小寶自稱“老家是鄭州的,自己是在洛陽出生的”,。當記者詢問他父親叫什么,?電話號是多少?記不記得家住在哪里,?小寶一律回答“不知道”,。
小寶告訴記者,他白天就去外邊隨便玩,,餓了就找路邊的好心人要錢吃飯,,到晚上就在附近的幾個網(wǎng)吧里輪流過夜,網(wǎng)吧的工作人員見他年齡小沒地方去,,好心收留他在角落里休息,,“網(wǎng)吧老板是我朋友”。
小寶稱自己今年已經(jīng)10歲了,,出門“流浪”有5年了,,整天就在洛陽萬達廣場附近轉(zhuǎn)悠。當記者致電該網(wǎng)吧一男性負責人時,,該負責人回應:“什么小孩,?不知道啊,我真的不認識啥小孩”,。
30分鐘后,,救助站的心理咨詢師趕到,并給小寶帶來了較為厚實的衣褲和新鞋子,當場給他換上,,但小寶看起來非常抵觸,。經(jīng)過咨詢師的溝通,發(fā)現(xiàn)小寶對于洛陽特別是萬達附近的道路,、建筑等非常熟悉,,對于鄭州甚至連二七紀念塔都不知道,“我沒去過鄭州,,老家是鄭州的”,。
記者根據(jù)知情人提供的線索在網(wǎng)上搜索發(fā)現(xiàn),早在2012年就有人發(fā)帖提起“李小寶”的悲慘身世,,并希望有人能夠關注這個孩子,。經(jīng)過溝通,“李小寶”不愿意跟隨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回去,。有圍觀群眾撥打了110報警電話,。
真相和民警是“老相識”他家其實就在洛陽
洛陽市公安局長春路派出所民警接到報警后,迅速出警,。該派出所交巡大隊二中隊民警王建民趕到現(xiàn)場見到小寶時直接笑了起來:“小寶,,想著就是你,快起來,,快起來,,看還認識伯伯不?”本來一直蜷坐在沙發(fā)上的小寶也笑了起來,,一掃之前“老江湖”的模樣,,露出了孩子純真的笑容。
王建民告訴記者,,小寶家原來就住在澗西附近,,現(xiàn)在不知道搬家了沒有,“路上見到這孩子,,往他們家送好幾回了”,。
王建民說,小寶父親和母親離婚后,,小寶的撫養(yǎng)權判給了他父親,,但他父親經(jīng)常喝酒,有時候還會對小寶拳腳相加,,所以小寶就不怎么愿意在家里待,,從5歲左右就在街頭流浪,“餓了就找附近商戶的人要錢吃飯,,冷了有好心人給他送棉衣”,。王建民說,,他好長時間沒見到小寶了,最近一次是去年冬天,,在某小區(qū)的警務室附近的臺子上躺著休息,,有好心人給小寶買來新棉衣給他換上。
王建民撥通了小寶父親的電話,,并約定在世紀華陽附近見面,。“他家的情況很復雜,我們作為外人也無法過問,,你們看能幫下忙就幫下忙,。”王建民對記者說。
困局拒絕跟父親回家救助站幫不了忙
王建民與記者帶著小寶在約定地點見到他的父親李大寶(化名),,李大寶聽到小寶的消息直搖頭,。“小寶確實叫小寶,但是不叫李小寶,,我不認他了,。”李大寶坦言,小寶是自己的小兒子,,他很長時間沒見過他,“孩子都跑出去四五年了,,心跑野了,,都不咋回家”。
李大寶說,,小寶很小的時候先是被寄托在月托班,,因小寶太調(diào)皮只好帶回家。之后好不容易在南昌路某小學給小寶安插進去讀書,,沒想到不到半年,,小寶還是因為太調(diào)皮,從學校輟學,,此后便一直在外邊,,“瞎跑,成天都不沾家”,。
救助站的工作人員稱,,對于小寶這類有家有戶的本地孩子,他們目前的施救措施都不適應,,而且小寶十分抗拒去救助站,,“即使孩子是咱本地流浪兒童,如果孩子不愿去救助站,,我們也不能強迫他”,。
李大寶坐進車里,,試圖和小寶溝通,帶他回家,。幾分鐘后,,李大寶濕潤著眼眶下了車,“我不管這個孩子了,,你們最后把他送到哪,,給我說一下就行,這個孩子太傷我心了”,。
“小寶,,你咋在警車里坐著呢?”附近一位路過的大姐見到小寶打起招呼來,。大姐說,,孩子確實是從幾年前就在萬達里面晃蕩,餓了就找旁邊商戶要吃的,,“孩子很聰明,,餓了就問,阿姨是不是排隊到你了,,我餓了,,能不能給我打點飯”。大姐說,,他們好多商戶都心疼小寶,,總是給小寶買吃的,有時候還買衣服和鞋子,。
親人其父母說生活困難沒法照顧孩子
經(jīng)過溝通,,記者聯(lián)系上小寶的母親,得知這邊的情況后,,小寶的母親哽咽了起來,。在確保記者離開人群后,她告訴記者,,主要原因還是家里窮,,孩子連飯都吃不飽,付不起廉租房的租金,。“孩子的父親因為腰疼,,長時間站立都困難,不能干活,,家里沒有收入來源,,低保也沒有申請上。有時候他爸喝了酒又打他,,他都老往外跑,。對于家里的情況,,他爸好面子,從來不對外面說,。”李小寶的母親稱自己平時當保潔,,也不是天天有活,生活也十分拮據(jù),,無法多照顧孩子,。
對于李小寶母親的說法,記者委婉地向李大寶提起,,此時的李大寶并沒有否認家里的情況,。“確實比較困難,我腰椎間盤突出嚴重,,干不了活,,家里沒有收入來源,本來想申請個低保但沒申請下來,。”李大寶突然激動地說,。
對于無法申請低保,李大寶稱辦理低保需要有醫(yī)院等出具無法干活的證明,,但是醫(yī)院則要求做全面檢查,。“我平常疼都忍著,去個醫(yī)院一檢查幾千塊錢,,我拿不出來,,怎么出證明?怎么辦低保,?只能這樣受著。”說完便準備離開,,“小寶我管不了他,,要是真能讓他有地方呆,你們把我逮起來都中,。”李大寶說,。
無奈之下,記者與民警帶著李小寶來到母親住處,,見到其家境也十分困難,。李小寶也向記者坦言:“本來今天中午就準備找我媽要20塊錢都走,你們來了耽誤我的事情了,。”
編輯:王瀝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