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蒙古國謀求成為永久中立國 或為減少對中俄依賴
據(jù)新華國際客戶端 日本共同社16日報道,,蒙古國外長普日布蘇倫稱,,蒙古國政府為締結有關永久中立的協(xié)定正在與中俄兩國進行磋商,,并表示“兩國都對蒙古國的立場表示理解”,。
自上個世紀獨立后,蒙古國就曾有中立化的構想,,但直到近來,,這一想法才被正式提出來。
今年9月7日,,蒙古國總統(tǒng)額勒貝格道爾吉首次提出蒙古國成為“永久中立國”的想法,。額勒貝格道爾吉當時在演講中表示,他早就在考慮這一問題,,雖然蒙古國未曾宣布本國為“永久中立國”,,但“在內容、形式和行動上,,我們的外交政策都與中立的外交政策原則完全一致”,。他認為,,“永久中立”符合蒙古國的利益,。
9月8日,蒙古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由總統(tǒng),、總理和國家大呼拉爾主席組成)討論并支持額勒貝格道爾吉的這一提議,,同意蒙古國應該宣布成為“永久中立國”,實行和平的,、多支柱的外交政策,。
國家安全委員會建議額勒貝格道爾吉起草關于“永久中立”的法律,建議國家大呼拉爾為“永久中立”確立法律基礎,,并建議宣布蒙古國“永久中立”,,呼吁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予以承認。
9月29日,,在聯(lián)合國大會上演講時,,額勒貝格道爾吉強調,,蒙古國的永久中立化將“為促進全球的和平、安全和繁榮做出貢獻”,,并呼吁各方予以支持,。
共同社的報道稱,蒙古國當前正在推進修改憲法和制定特別法的工作,。若成為永久中立國,,蒙古國與他國進行軍事演習將受到限制,參與聯(lián)合國維和行動中直接行使武力也將受限,。
焦點
減少對中俄兩國的依賴
蒙古國北部與俄羅斯接壤,,東南西三面與中國為鄰,是亞歐大陸具有重要地緣戰(zhàn)略價值的國家,。
在中蘇對峙的年代,,大批蘇聯(lián)軍隊曾進駐蒙古國,最多時達15萬人,。蒙古國地緣政治學研究所所長喬因戈爾(音譯)告訴共同社記者:“作為不想被卷入大規(guī)模紛爭的蒙古國,,那是一段再也不想重演的歷史。”
在脫離了俄羅斯的直接軍事控制之后,,蒙古國效法瑞士,、奧地利和瑞典等中小國家,制定了“既符合本國利益,,又能得到兩大鄰國及亞太地區(qū)其他國家理解”的戰(zhàn)略,,更加注重通過政治外交手段來保衛(wèi)國家安全。
蒙古國外交和安全政策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第三鄰國”政策,,即積極與中俄外的國家或組織展開外交,。
《蒙古國聚焦》10月8日發(fā)表文章認為,雖然“永久中立國”在蒙古國外交政策中屬于新提法,,但應該是“第三鄰國”政策邏輯延伸,,而非完全背離。簡單來說,,“永久中立”與“第三鄰國”政策存在共通之處,,即著力發(fā)展與其他國家的關系,減少對中俄兩個鄰國的依賴,。
不過對于成為“永久中立國”,,蒙古國國內也存在反對聲音,認為“這是落后于時代的政策”,,可能極大限制蒙古國今后的政策選項,。
釋疑
全球范圍有哪些中立國
對于永久中立國,國際法定義為“它的獨立和完整完全是由條約擔保的,,條件是它承諾不參加軍事同盟(除抵抗攻擊外),,而且也不承擔可以間接地使它卷入戰(zhàn)爭的義務”,。在全球范圍內,典型的中立國有瑞士,,以及奧地利,、芬蘭、瑞典,、土庫曼斯坦等國家,。
瑞士:
1815年,《維也納會議宣言》宣布瑞士為歐洲的永久中立國,。此后,,瑞士一直奉行中立政策,并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中保持中立,。
奧地利:
1955年,,奧地利國民議會通過永久中立法,宣布不參加任何軍事同盟,,不允許在其領土上設立外國軍事基地,。
芬蘭:
奉行軍事不結盟和獨立可靠的防務政策,密切與北約的合作,,同時與俄羅斯保持睦鄰關系,,支持俄融入國際社會。
瑞典:
1814年芬蘭從瑞典脫離出去后,,瑞典不再具有強權地位,。之后,瑞典沒有再參與過戰(zhàn)爭,,并于戰(zhàn)爭時期采取中立國政策,。
土庫曼斯坦:
1995年12月12日,第50屆聯(lián)大通過決議,,承認土為永久中立國,。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蒙古國 永久中立國 對中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