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依法處罰就是最好的文物普法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近日,,陜西省寶雞市周原遺址盜掘古墓案有了判決結(jié)果:樊某某,、王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并處罰金1萬元,;雒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并處罰金8000元。
這個判決結(jié)果是新鮮熱乎的,,盜掘墓葬的違法事實卻要從去年8月講起,。2014年8月,在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周原遺址出土了一輛青銅馬車,,被譽為“西周第一豪車”,,引起文物考古界的廣泛關(guān)注。生活在周原遺址周圍的這三位農(nóng)民圍觀了這輛豪車的出土后,,便萌發(fā)了“挖寶”發(fā)財?shù)南敕?。?jīng)過近4個月的準備和挖掘,2件青銅器被盜掘出土,。然而,,正所謂法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很快,,他們就被定時對遺址巡邏的當?shù)毓裁窬l(fā)現(xiàn)并抓獲。理所當然地,,2件青銅器歸還了國家,,讓他們出乎意料的卻是,他們被判刑了。
“知道盜墓是違法的,,但是不知道會判刑,,也沒見誰被判刑了,以前感覺這事沒啥,。”面對當?shù)孛襟w的采訪,,其中的一位盜墓者如是反思。事實上,,1982年頒布的《文物保護法》第六十四條規(guī)定,,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構(gòu)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近幾年,,寶雞市因盜掘古墓葬,、古文化遺址而獲罪的人不在少數(shù),據(jù)寶雞市相關(guān)部門統(tǒng)計,,2011年至2013年扶風縣檢察院共受理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5件41人,已宣判的被告人中被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超過50% ,。
應(yīng)該承認,,在各地頻繁的盜墓活動中,確實有一些是知法犯法,、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慣犯,,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是懵懂無知的當?shù)卮迕瘛6鲜鲞@些法律條款以及處罰結(jié)果,,生活在國家級遺址周圍的人們卻對其知之甚少,,其法律震懾力自然微乎其微,甚至對于某些人來說聊勝于無,。
因此,,在文物普法工作中。要有針對性地重點普“罰”,。對于一些重要的,、面積較大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所在地,,當?shù)叵嚓P(guān)部門應(yīng)該有針對性地進行《文物保護法》相關(guān)條款以及具體違法案例處罰結(jié)果的宣講,,讓生活在遺址周圍的人們能真正“知法”“知罰”,然后“守法”,,并進一步能履行其義務(wù),,時刻留意古遺址、古墓葬的安全,配合相關(guān)部門“執(zhí)法”,。如此,,我國目前古遺址、古墓葬的保護將會有很大改觀,。(李綰心)
編輯:陳佳
關(guān)鍵詞:依法處罰 文物普法 周原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