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史記·資政>戰(zhàn)爭硝煙戰(zhàn)爭硝煙
遼吉黑熱抗日義勇軍民眾后援會
原標題:遼吉黑熱抗日義勇軍民眾后援會的來龍去脈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后,,正在上海主持長江水災賑濟工作的錦州抗日將領朱慶瀾,為推動東北人民抗日斗爭的發(fā)展,,決定組織一個專門支援東北抗日義勇軍的機構,。11月,朱慶瀾在上海召集各界人士通過切磋,,成立了“東北難民救濟協(xié)會”,。公推朱慶瀾為理事長,其任務是負責籌集和接受國內外的抗日捐款捐物,,為東北抗日義勇軍和地方抗日部隊籌集糧餉,、武器彈藥、服裝藥品等物資,。
1932年4月26日,,朱慶瀾聯(lián)絡何遂、富占魁,、查仲勉(良釗),、楊斌甫(慕時)等人,在上海成立了“東北義勇軍后援會”(簡稱“后援會”),,會議通過了《東北義勇軍后援會組織大綱》,,規(guī)定:“本會以援助東北義勇軍各軍抗日作戰(zhàn),收復失地,,完成救國工作為宗旨”,,“凡為收復東北失地而在東北自動抗日作戰(zhàn)之武力組織,無論用何名稱,,屬何部曲,,皆視為東北義勇軍,得受本會之援助,。”大綱載明,,該會的具體任務是:“一、調查東北軍情,,二,、籌助東北軍需,三,、撫恤戰(zhàn)士遺族,,四,、宣傳東北現(xiàn)實,五,、籌劃實力應援,。”會議還通過了《東北義勇軍后援會成立宣言》,宣言指出:“九一八”事變以來,,日寇“已使我全國家,、全民族蒙致命之重傷”,“我政府及東北長官,,仍不聞加遣一矢,,耗矣哀哉!平時則錦衣玉食,臨事則走肉行尸,,國與民將何所托命?”宣言贊揚東北各地抗日義勇軍“奮勇殺敵”,,“屢摧強敵”,實為“我民族一線生機”,,因此號召海內外同胞“各出所能,,共襄義舉”,能在精神方面為東北義勇軍增長殺敵之氣勢,,物質方面為東北義勇軍增長殺敵之力量,。
同年5月間,為避免國民黨政府借口有礙外交對該會的破壞,,在北平廣化寺內開會決定把“東北義勇軍后援會”改名為“遼吉黑民眾后援會”,,朱慶瀾為會長,何遂任副會長兼總干事長,。1932年8月,,朱慶瀾率后援會人士由上海到達北平,并在地安門內油漆作一號開始辦公,,機構亦漸形健全,,計有:
總務組:主任查仲勉、副主任姚九凌,,負責對外聯(lián)絡,;
財務組:主任楊斌甫、副主任王艷秋,,負責掌握募捐款項的收支,、審查與撥付各路義勇軍申請款項等各種手續(xù);
運輸處:處長劉桐崗,,副處長高雙達,。下設運輸隊、交通隊、儲存庫,,分別擔任給義勇軍運送械彈糧秣,,接運傷病員及物資保管等。
電訊總臺:負責對義勇軍的電訊聯(lián)絡,。
后援會成立后,,即以大量銀元交付給各路義勇軍來滬的代表,,請其帶回部隊,。后援會的活動引起了南京國民黨政府的注意,蔣介石以駐會參加工作為名從其軍委會,、軍政部,、參謀部、北平軍分會等部門抽調人員監(jiān)視該會的活動,,妄圖把后援會的抗日活動限制在國民黨政府允許的范圍之內,。
此后,為了避免國民黨政府的阻撓,、破壞和查封,,以及為了適應形勢的變化,“后援會”的名稱多次更改,。1932年11月中旬,,與東北民眾救國會聯(lián)合組織了“義勇軍總司令部”,朱慶瀾任總司令,,“救國會”的閻寶航,、王化一、高崇民,、黃劍秋及“后援會”的高仁紱為干事,。保留東北民眾救國會組建的遼寧義勇軍總指揮部;總司令部內部設置了各個職能部門,,同時,,在上海、北京,、天津,、承德等地設立辦事處,設立電臺,,對部隊實施新的番號,,進行統(tǒng)一指揮,統(tǒng)一供給,;同時明確了兩會的職能并作了分工:后援會專主募集抗日資金,,支援義勇軍抗日;救國會則協(xié)助朱慶瀾謀劃義勇軍對日作戰(zhàn)事宜。
此后,,“后援會”不但將全國人民,、海外僑胞捐助的武器彈藥和急需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送到抗日前線,而且對陣亡的義勇軍官兵及時給予了撫恤,。
1933年1月,由于日軍侵略熱河的企圖日益明顯,,由朱慶瀾主持在北平察院胡同何遂住宅內召集何遂、嚴寬,、富占魁,、高仁紱、王化一,、何紹南,、姚凌九、查良釗,、楊慕時等人開會,。會議決定:“遼吉黑熱抗日義勇軍民眾后援會”(另有“遼吉黑熱民眾抗日后援會”等稱謂)進駐熱河,北平只留辦事處,。同年2月,,朱慶瀾等人又在北平成立了“東北熱河后援協(xié)進會”,實際上,,后援協(xié)進會的成立目的就是想再次喚起民眾抗日熱潮,,而對熱河、長城,、察綏抗日軍隊的支援仍由朱慶瀾的遼,、吉、黑,、熱抗日后援會完全負責實施,。
“后援會”募捐和支援各抗日部隊款物數(shù)量最大的是在熱河保衛(wèi)戰(zhàn)期間。遼,、吉,、黑、熱民眾抗日后援會在這一時期對117個抗日部隊捐贈的現(xiàn)款一項,,“共計大洋191萬零520元零6角3分”,,加上其他方面的捐助,約有三四百萬之多,。朱慶瀾還五次率領后援會成員攜帶慰問品和武器彈藥赴熱河參與熱河抗戰(zhàn),。
1933年5月后,中國軍隊和抗日義勇軍的熱河保衛(wèi)戰(zhàn),、長城抗戰(zhàn)陸續(xù)失敗,,河北省冀東地區(qū)淪為日軍占領區(qū)。義勇軍領導機構——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遼吉黑熱抗日義勇軍民眾后援會和東北抗日義勇軍總司令部,,于1933年7月中旬以后先后解散,。
編輯:曾珂
關鍵詞:遼吉黑熱抗日義勇軍民眾后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