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實踐比貼標語,、喊口號更有效
原標題:24個字,,潤物當有聲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現(xiàn)場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把這24個字背出來,?”
“24個字,我們經(jīng)常說,、經(jīng)常聽,、經(jīng)常學,但大家是否經(jīng)常做,?”
在8月26日舉行的全國政協(xié)十二屆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上,,圍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國政協(xié)常委馬長慶和全國政協(xié)委員王富玉先后拋出問題,,引起會場一陣思考和熱議,。
24個字,說來很容易,,但養(yǎng)成絕非一日之功,。如何將之轉化為日常的行為準則,進而形成自覺奉行的信念和理念,?在常委和委員們看來,,說干一致,、知行合一,,是培育和踐行的“必經(jīng)之路”。
“我想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會上,,全國政協(xié)常委賈慶國的話吸引了與會者的目光。
“前不久浙江發(fā)生一件事情,,一位大巴司機開車時看到路上躺著一位老人,,便好心將其送到醫(yī)院,結果反被老人的家人誣告,,幸好車上裝有攝像頭,,證明了司機的清白。事情到這里就結束了,,我想問的是,,這種‘不了了之’真的應該嗎,?因為這種事情多次出現(xiàn),導致大家現(xiàn)在都不敢做好事,。有關部門能不能對這些嚴重違反道德底線的行為進行應有的懲罰,?讓全社會真正形成一種誠信友善的氛圍?”
“還有一個現(xiàn)象值得探討,,我們的學校教育孩子要樂于助人,,有的家長卻告訴孩子別多管閑事;老師教育孩子遇到紅燈要停下,,有的家長卻告訴孩子沒車可以直接過,。”
賈慶國的話讓原本熱絡的會場氣氛瞬間變得嚴肅起來。
家長就像一面鏡子,,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孩子的發(fā)展,。賈慶國坦言,,“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長的示范作用不容忽視,,因為只有好家風,,才能帶動好作風、好民風,!”
說到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培育,,大家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
“24個字很全面,,很有針對性,,但對青少年來說,或許有點‘高大上’,。”全國政協(xié)常委衛(wèi)小春認為,,對青少年的宣傳教育應該有別于成年人,要研究適應青少年年齡和特點的方式方法,,讓24個字真正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有時候,,實實在在去實踐,或許比貼標語,、喊口號更有效果,。”全國政協(xié)常委、臺盟福建省委主委鄭建閩的感嘆,源自于前不久臺盟福建省委就“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學生中做過的一次問卷調(diào)查,。調(diào)查結果顯示,,熟背24個字的學生占90%以上,但僅有36%的學生認為其對自己的價值觀影響很大,。“這樣的結果令人很揪心,,我們的宣傳教育,不是寫在黑板上,,而要讓青少年更多地在課堂外,、在實踐中去感悟核心價值觀的真正內(nèi)涵,在潛移默化中體會和學習,。”
宣傳教育需要有好內(nèi)容,,更要有好載體。在全國政協(xié)常委蘇士亮看來,,在充分發(fā)揮主流媒體宣傳主渠道作用的同時,,要結合時代特點和社會實際,運用好新媒體,,及時發(fā)出積極向上的網(wǎng)絡聲音,。同時利用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24個字在大家心里真正‘潤物’且‘有聲’。”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全國政協(xié)十二屆常委會 賈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