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亞洲金融危機為何不會重演
原標題:亞洲金融危機為何不會重演
恐慌籠罩的全球金融市場24日避險情緒急升。從亞洲到美洲,全球各市場主要股指大幅下挫,美國、日本和歐洲的股指跌幅在3.6%至5.4%之間,。全球股市集體下挫的同時,新興市場貨幣也劇烈波動,。8月份,,亞洲一些經濟體的貨幣匯率遭遇了2011年以來最大的跌幅。新加坡元對美元匯率下跌超過5%,,韓元和泰銖下跌超過7%,,馬來西亞林吉特和印尼盾分別跌了10.5%和14%。
金融市場動蕩說明了新興經濟體自身的脆弱,但類似于1997年那樣的新興市場金融危機會卷土重來嗎,?答案是否定的,。
當時的情形是,新興市場貨幣因為幣值被高估而遭遇了投機性攻擊,,因而加速下跌,。國內利率過高迫使企業(yè)海外舉債,而本幣貶值則加重了以美元計價的債務負擔,。海外資本大舉出逃,,資本市場如驚弓之鳥。這一切造就了1997年至1998年金融和經濟劇震的“完美風暴”,。
盡管同樣是股市匯市的劇烈波動,,但當前情況與1997年發(fā)生的亞洲金融危機及2008年肇始于華爾街的金融危機有所不同,既沒有突發(fā)性金融事件發(fā)生,,如雷曼倒閉,、泰銖暴跌,也沒有出現金融市場的系統(tǒng)性風險,。
更重要的是,,經歷了早前危機后,新興經濟體政府目前手中可使用的宏觀政策工具更多,;亞洲地區(qū)經濟體普遍拋棄了固定匯率制,,轉而采取有更大緩沖余地的浮動匯率制度;沒有積累巨額經常項目逆差,,外匯儲備更充足,,銀行體系更為穩(wěn)健。
從經濟基本面看,,過度悲觀也找不到合理解釋,。美國經濟正在穩(wěn)步復蘇之中,歐洲經濟在企穩(wěn),,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也一直在意料之中,。盡管金融市場動蕩,經濟數據不佳,,但中國經濟的再平衡仍在繼續(xù),。雖然增速有所減慢,,但經濟結構出現了良性改變,,如服務業(yè)正在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經濟 亞洲金融危機 重演 新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