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看國外博物館如何推動文化消費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博物館商店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是博物館商店的先行者,。最初,,商店只提供明信片和紀念幣等簡單的商品,而如今,,博物館商店已經(jīng)成為大都會博物館最受歡迎的“展廳”,。在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的大型商店中,銷售的圖書種類超過6000種,各類創(chuàng)意衍生品近2萬種,人們可以找到游覽博物館時看到的所有重要展品的身影,。種類和數(shù)量繁多的商品都以館藏文物為模板,擁有獨一無二的創(chuàng)意設計,,制作和包裝相當精美,,使商店的展陳風格與博物館融為一體。而來自博物館商店的收入解決了博物館資金不足的問題,。
博物館保管者
法國盧浮宮有東方文物部,、埃及文物部、希臘文物部,、伊斯蘭藝術部,、藝術作品部等多個部門。每個部門都有保管者,。這些保管者大多畢業(yè)于法國國立文化遺產(chǎn)學院。他們不僅了解本部門,、本館收藏,,還花費較多的時間去了解其他博物館的館藏,以便提供新的展覽思路,,讓所展出的主題更為新穎,,所選藝術品更為有趣,講解方式更容易讓游客接受,。
虛擬博物館
隨著數(shù)字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建立了網(wǎng)絡虛擬展館。為吸引游客,、增強游客的體驗度,,英國皮特里埃及文物博物館與倫敦大學學院合作,借助3D激光掃描技術,,制作出高品質(zhì)的3D藏品影像,。2013年7月,該博物館推出名為“尼羅河之旅”的iPad應用程序,。參觀者只需用iPad上的攝像頭掃一下館內(nèi)一幅特制的尼羅河遺址地圖,,各遺址上出土的文物就能以3D影像的形式出現(xiàn)在屏幕上。游客可以通過觸摸3D影像,,體驗翻轉,、放大等效果,全方位地觀賞文物,。
編輯:陳佳
關鍵詞:國外博物館 文化消費 商店 保管者 虛擬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