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85歲老人追憶亡妻將66年恩愛故事寫成書(圖)
原標(biāo)題:85歲老人追憶亡妻將66年恩愛故事寫成書(圖)
老人寫書緬懷愛妻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困難時期)最難的是老伴每天做飯分幾樣,給我做好的,,孩子吃差的,,自己吃的最不好,,是菜團子,。我發(fā)現(xiàn)后幾次向她說,咱家都吃一樣飯,,她這才有點改變,,但她還是吃菜多的,她是最苦的??!
夜晚孤燈兒照我人單影,空讓我流干了眼淚,。想今生璧合無期珠還無日,;我自愿泉下追隨陪老伴,朝思暮想迷迷糊糊的慢慢步入夢境,!
我用這些滴滴淚水,,組成了“我與老伴趙玉華的人生往事”一書(這是第二本)這是用血、淚鑄成的書……
老人書中句子摘抄
他9歲時,,她12歲,,二人不曾謀面,被父母包辦“娃娃親”,;8年后他們在“灶王爺”前結(jié)婚了,。
恩愛66年后,妻子去世,,丈夫?qū)憰磕钔銎?hellip;…
9歲定娃娃親戰(zhàn)亂中結(jié)婚
恩愛66年
8月18日,,無風(fēng)。85歲的盧恩江老人,,獨坐在屋內(nèi),,四壁掛著妻子的照片。他輕輕撫摸著一摞書,,“這書,,記錄著妻子和我66年恩愛過往。”老人聲音顫抖,,眼睛濕潤,。
打開書的扉頁,時間“回到”了1939年,。那時,,盧恩江9歲,趙玉華12歲,??傁矚g在大伯開的木匠鋪里玩耍的盧恩江,被趙玉華的母親相中,。還不懂婚姻是什么的9歲男孩,,在父母的勸說下,,給陌生的趙母鞠了三躬,就這樣一樁娃娃親被定下,。8年后,,在動蕩的內(nèi)戰(zhàn)中,還是學(xué)生的17歲盧恩江和大他3歲的趙玉華在“灶王爺”前磕個頭,,正式拜堂成親,。此后,夫妻66年恩愛,。
2013年7月1日,,86歲的趙玉華離世,從她閉上眼睛那一刻,,盧恩江決心寫書來懷念她,。在盧恩江眼中,老伴是個勤儉持家的好妻子,。“在最艱苦的日子,,為掙1分錢,她洗過軍帽,、縫過面口袋,。辛苦攢下300元,給孩子買收音機,,給我買手表,,自己卻不舍得花一分錢……”
把愛寫成回憶錄印刷成冊
“這是七夕最好的禮物”
家里的三個孩子長大成才,日子一天天地好起來,。孝順的兒孫們送過盧恩江名貴手表,,但他從不來要。如今85歲的盧恩江手腕上依然還是那塊妻子送的手表,,因為這是清苦日子的見證,,是妻子對他的愛,。盧恩江說:“我們結(jié)婚沒有什么定情信物,,一輩子沒戴過婚戒,等我走時要帶著這手表去找她,,我倆在一起的時間并沒停止,,還有來世。”
老婆去世45天后,,盧恩江把自己關(guān)在家里,,廢寢忘食,奮筆疾書,。老伴的照片掛在四周的墻壁上,,過往的恩愛涓涓流淌,,盧恩江寫下2萬余字的手稿,手稿上常??梢姳谎蹨I打濕的痕跡,。2萬字手稿、300張照片,,2013年7月第一本畫冊一共印了175本,。接下來,盧恩江又把自己和妻子寫成回憶錄印刷成冊,,200多本,,花了3萬多元。印刷廠的工人為老人的愛情所打動,,精心為老人調(diào)整書的設(shè)計和裝幀,。
“終于在七夕前功成,這是七夕最好的禮物,!我無法回報她對我的愛,,將她一生的照片整理成冊,配上文字,,留下美好的回憶,。”盧恩江淚水瞬間奪眶而出。
老人說,,目前,,他已經(jīng)把200多冊書和之前出版的175本畫冊陸續(xù)贈與了親戚、朋友,、老同事和老鄰居們,,讓更多的人都記住他和愛妻長達66年的愛。(華商晨報)
編輯:王瀝慷
關(guān)鍵詞:追憶亡妻 恩愛故事寫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