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京華時報:國企高管薪酬怎樣激勵算公平
原標題:國企高管薪酬怎樣激勵算公平
既要讓國企高管心存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積極性,又要照顧好各個層級干部職工的情緒,真正形成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公有制分配機制,。
國企改革,再受熱議,。繼中央企業(yè)高管限薪后,,地方國企改革也瞄準高管薪酬與激勵,。據報道,,截至目前,,廣東,、浙江、山東,、湖北等4省已經率先公布實施方案,,除了基本年薪大幅降低外,,新規(guī)還引入任期激勵收入,,考核較差的負責人最高可能降薪50%。消息一出,,有叫好者,,認為天價年薪必須終結;有質疑者,,覺得壟斷行業(yè)搞激勵是“自欺欺人”,。
國企薪酬改革至今,種種疑慮都指向一條:怎么改,、如何激勵才算公平,?按理說,薪酬激勵本意是為了生產經營的效率,,但,,在貧富分化日益嚴重的當下,這又超越了效率本身,,更多指向敏感的社會公平問題,。如何評價公平?是不是簡單的橫向比較即可,?基本的理論,、判斷弄不清,結果只能雞同鴨講,。
公平之一,,是企業(yè)內部的比較。國企不同私企,,沒有勞資對立,,不是老板與員工之間的關系,所以天然不該過分拉大收入差距,。以往,,動輒十幾、二十幾倍的薪酬差距,,必須縮小,,必須向一線,、基層勞動者傾斜。當然,,對管理層,、中間層也要條分縷析地激勵,形成合理的層級關系,。
公平之二,,在于壟斷與競爭的分類。競爭型國企,,直接受市場規(guī)律影響,,干得好、賺得多,,自然要多給高管們貨幣激勵,。問題主要集中在壟斷國企,比如自來水,、電網電力等,,很難區(qū)分企業(yè)的利潤,究竟來自高管的辛勞,、還是“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的市場地位。對此,,一方面要借鑒相近行業(yè)的利潤率來衡量,,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對高管日常管理行為的評估,包括企業(yè)作風,、群眾評議等,。
公平之三,要看企業(yè)之間的比較,。國企高管也是黨的干部,,激勵不能只看錢,仍要講理想信念,,不能簡單比較私營企業(yè)主,。同時,私企,、外企形成的股權激勵,、員工持股,已經被市場證實為有效的激勵機制,,國企也可適當拿來運用,,特別是在混合所有制企業(yè)中,更要勇于把黨管干部與市場化選聘結合好,。
從來都沒有抽象的公平,,從來都只有具體的公平,。我們談國企改革的公平性,高管薪酬激勵是重要一環(huán),,可是絕不能空對空地談,,空談壟斷、行政化如何如何,,而要具體到企業(yè)生產經營的實際,,選擇最合適的激勵路徑。既要讓國企高管心存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積極性,,又要照顧好各個層級干部職工的情緒,,真正形成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公有制分配機制。
歸根結底,,國企改革的薪酬激勵,,就是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搞清楚這一關鍵點,,具體的技術評價手段并不困難,。進一步來說,國企內部管理機制理順后,,更有利于全員創(chuàng)新盈利,、創(chuàng)造稅收與紅利,這也是全民福祉所在,,同樣也是更大范圍,、更廣意義的公平性。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國企改革 高管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