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論“人定勝天”石碑的倒掉
據報道,臺風“蘇迪羅”侵襲臺灣,強勁風雨為花蓮帶來許多災情,,臨海的臺11線花東海岸公路62公里附近道路路基流失,,一旁“人定勝天”石碑遭大浪損毀卷走,景象驚人,。
景象雖是驚人,,但網友似乎并無暇顧及,他們正在以近乎相同的姿勢瘋狂吐槽著“人定勝天”石碑的倒掉:大自然用這種方式告訴人類,,人定勝天不過是爾等的意淫而已。
當初設立這個石碑,,可能是作紀念之用:“人定勝天”石碑是當年修鑿花東海岸公路炸巖工程竣工時所設立的,,彼時正值島內“十大建設”時期,因建設條件極為艱難,,設立“人定勝天”石碑也是為民眾打氣,。
不過,鼓勵也好,,紀念也罷,,“人定勝天”背后是人類的極端自負。其本質是“拜科學教”與“人類中心主義”的產物,,既不符合自然規(guī)律,,也與當代環(huán)保哲學相悖。“人定勝天”石碑被風浪卷掉,,本身就是一個極為反諷的例證,。
不用說現在,早在先秦,,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已成為儒道的主流認知,。莊子講,“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所謂“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達到和諧就好,。孟子“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也是要號召人類尊重自然,。所以,星移斗轉,,春生夏長,,不過是人間萬物的規(guī)律,無所謂戰(zhàn)勝不戰(zhàn)勝,何況,,即使可與之一戰(zhàn),,也未必能得償所愿。
如果將“人定勝天”放在當下新環(huán)保主義的潮流下來考量,,這種思維就更應該被拋棄了:“人定勝天”背后暗含著一種單純將自然看做資源的邏輯,,這意味著,它只是人類單向索取的對象,。而當代生態(tài)文明的建設,,顯然要依賴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只不過,,各地頻發(fā)的環(huán)境污染事件:未處理的污水直排沙漠,,山林被隨意盜伐,水體屢遭污染,,背后都還閃爍著“人定勝天,、無序開發(fā)”的影子,從這個意義上說,,拍斷石碑容易,,拍掉“人定勝天”思維尚難。
□王言虎(媒體人)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人定勝天”石碑的倒掉 臺風“蘇迪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