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中國藝術品電商運營中的問題——支付,、物流
消費者通過我國藝術品電商在線購買藝術品時,一般通用的方法是先將貨款打款到藝術品電商的銀行賬戶,,消費者在收到藝術品后再在藝術品電商處進行確認付款,,最后由藝術品電商將貨款打給藝術家,。在這個過程中,藝術品電商在交易中充當了“第三方”的角色,,但這樣一個“第三方”并不是獨立于交易之外的銀行系統(tǒng)的支付平臺,,而是藝術品電商自己。因此,,藝術品電商提供的“第三方支付”的做法在表面上維護了買賣公平,,實際上存在很多的弊端:首先,藝術品電商不是銀行,,它沒有資格成為貨款的托管方;其次,,藝術品電商不是純粹的交易平臺,它本身也擔當著出售方的角色;最后,,藝術品電商是藝術品交易的參與者,,只有交易完成,藝術品電商才能盈利,,所以藝術品電商總是希望促成交易,,而非維護買賣雙方的權益。
由于藝術品的材質特殊且多元,,普通的物流公司難以滿足藝術品的包裝和運輸需求,,藝術品很容易被缺少專業(yè)訓練的快遞員在運輸中損壞,,油畫處于運輸方便而被卷起來、國畫被快遞員折疊的情況俯仰即是,。同時,,藝術品電商所銷售的低價藝術品很少有投專業(yè)藝術品保險的情況,而一般商品所投的運輸險在藝術品經物流受損后又面臨定損困難的問題,。
2014年出臺的新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guī)定,,經營者采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在七日內退貨,,且不需說明理由。但各家藝術品電商在執(zhí)行中,,都自行添加了特別條例,。除了“作品畫面結構與網上圖片不一致”和“作品因運輸而造成破損”的情況外,其他原因不予以退換貨,。
綜上所述,,盡管我國許多藝術品電商有退換貨保證,但大都難以兌現,。因為缺乏真正的第三方支付體系作為支撐,,消費者就無法通過申請退款使貨款凍結,從而與出售方平等協商,。
編輯:陳佳
關鍵詞:中國 藝術品電商 支付 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