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寄生性家族式利益結盟,?
原標題:社評:9家大型國企的腐敗記錄令人痛心
中紀委網站昨天晚上公布了對中石油等9家大型國企的巡視清單,其查出的問題包括圍繞少數企業(yè)領導人員形成寄生性家族式利益共同體,、惡意提高分成比例向合作方輸送利益、嚴重頂風違紀、違規(guī)提拔干部等嚴重現象,,讀起來令人觸目驚心,。
大型國企是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性力量,,也是中國社會制度的根基性資源。大型國企出現較為嚴重的腐敗,,會產生擴散效應,侵蝕官員層面的治理,,也會影響民企的經營文化,。向大型國企的腐敗開刀,是擊中了問題的要害處,。
社會能聽到“腐敗是一種潤滑劑”的說法,,好像不讓有權力的人腐敗,他們做事就會無精打采,。按照這個邏輯,,通常有著某種特殊資源的大型國企或者要給管理者們與私營企業(yè)同等級別的工資待遇,或者就要允許他們盡情腐敗,。這樣的認識必須徹底鏟除,,國企須跳出這兩種社會不可能允許的極端選擇,另尋發(fā)展的動力,。
大型國企的超級經濟規(guī)模決定了它們對大量權力的集中,。這些權力都是與經濟利益直接相關的“實權”,有時一個分公司就像是一個“王國”,。隨著中國不斷崛起,,如果國企保持與今天大體相當的國內經濟比例,那么它們很可能還將擴大,,形成更多的權力積累,。
國企正了,國家權力體系的廉潔就有了堅實基礎,。國企不正,,官員的廉潔就會像是浮萍。由于中國的國企干部和官員之間有交流機制,,國企的情況尤其會和官場相互影響,,形成難以區(qū)分的因果關系。
然而一些大型國企的反腐敗比官場反腐敗有更多復雜性,,這不僅因為國企內部的絕大多數關系都連接著經濟利益,,還因為國企既是“國家單位”,又是企業(yè)實體,,它們的市場屬性至今有些模糊,,有些人員的認識容易飄移,比公務員統一思想要難得多,。
有的國企管理人員自視功高才厚,,與民營企業(yè)高管攀比收入,,覺得腐敗一點是“對合法收入不足的補償”,因而更容易產生腐敗動機,。
國企反腐敗再有難度也要堅決推進,。與此同時,也要積極探索國企內部激勵機制的創(chuàng)新,。后一點的重要性或許值得在今天特別強調,。中國如果能有效治理大型國企人員的腐敗,通過改革恢復國企的活力,,真正使黨對國企的領導與它們闖市場,、創(chuàng)效益形成高度的統一,中國的政治和社會建設就站在了一個新的出發(fā)點上,。
國企對反腐敗的配合不僅體現在清除腐敗分子上,,還要有它們的成功改革和進一步良好的市場表現來佐證。國家必須有這樣的高要求,,因為國民經濟不能停頓,,每一個大型國企都有促進國家經濟轉型和繁榮的責任。
中紀委網站披露的9家大型國企腐敗現象令人痛心,。與此同時我們想說,,國企里大多數干部和職工都是好的、遵紀守法的,,這也決不是一句空話,。大型國企對國家崛起以及國計民生的巨大貢獻人民看在眼里,不會因它們的問題而被泯滅,。
國企有問題就解決問題,,是誰的問題就解決誰的問題,國企本身終將是“鐵打的營盤”,。民眾期待大型國企早日在反腐敗方面獲突破性進展,,不帶包袱走向未來。國企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屢建功勛,,與國家風雨同舟至今,,相信它們在未來仍會是好樣的。
編輯:水靈
關鍵詞:9家大型國企的腐敗 腐敗 令人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