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官員如何擺脫“官二代”困擾?教子當如林則徐
原標題:人民日報人民論壇:教子當如林則徐
小時候,,常聽母親念叨一句話,,生的兒女不如我,,要的東西干什么,生的兒女強過我,,要的東西干什么。開始我以為這話是母親自己說的。后來到福州參觀林則徐紀念館,,墻壁上赫然寫著他的教子聯(lián):“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林則徐已經(jīng)把話說得很明白了:子孫要是賢德而聰慧,,把錢留給他反而墮其斗志,;要是愚蠢而懶惰,留的錢越多,,越是麻煩過錯,。
近日,讀到一篇清代人寫的《治家格言》:“財也大,,產(chǎn)也大,,后來兒孫禍也大。借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多膽也大,,天樣大事都不怕,不喪身家不肯罷,。財也小,,產(chǎn)也小,后來兒孫禍也小,。借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少膽也小。些微產(chǎn)業(yè)知自保,,儉使儉用也過了,。”家訓如白話,不用解讀,,淺顯易懂,,與林則徐的家訓有異曲同工之妙?!度纸?jīng)》里的“子不教,,父之過”這句話,以前以為就是子女不好好讀書是父輩過錯的意思?,F(xiàn)在認真研讀,,感覺別有深意?;蛟S,,還應包括子女長大后沒有好好做人,、好好做事等,父輩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官員如何教育子女及親屬,,歷朝歷代都是個問題。漢代名臣劉向給兒子劉歆寫《戒子歆書》,,既語重心長又措辭嚴厲,,告誡兒子“受福則驕奢,驕奢則禍至”,,要做到“恐懼敬事”,,不要忘記,“吊者在門,,賀者在閭,。” 宋代黃庭堅曾作《家戒》,“以為吾族之鑒”,,因為他曾親見“衣冠世族金珠滿堂”,,不數(shù)年間,已呈敗象,,又越數(shù)年,,已是明日黃花,門庭破落,。這大概就是“富不過三代”的民間諺語之意,。而宋徽宗時期,更是由于大小官吏腐敗無能,,各種“高衙內(nèi)”專橫跋扈、欺壓百姓,,成為“靖康恥”的重要原因,,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學林則徐,,學什么,?大抵有兩條,一是管住自己,,二是管教子女,。林則徐一生“歷官十四省,統(tǒng)兵四十萬”,,嚴于律己,,清正廉明,不敢逾矩,。教子更是言傳身教,,身體力行,,有口皆碑。現(xiàn)在一些領(lǐng)導干部,,既管不住自己,,驕奢淫逸,任性濫權(quán),,又教育不好子女,,放任放縱,為其狐假虎威,、招搖撞騙站臺,,成為其貪欲無度、非法斂財?shù)拇匀撕捅Wo傘,。
前不久,,有位市委書記被查處,原因之一就是他的兒子和小舅子在其管轄地搞工程,、做項目,,大搞權(quán)錢交易、買官賣官,,把好端端的官場和市場都搞亂了,,自己最終也把持不住,斷送了好端端的前程,。兒子在老子眼皮底下胡作非為,,父親豈能不知?睜只眼閉只眼,,甚至推波助瀾,,其結(jié)果必然是沆瀣一氣,父親成了兒子的壞榜樣,,兒子成了老子的負資產(chǎn),。
現(xiàn)在,全面深化改革啃下硬骨頭,,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干一番事業(yè),,都需要一大批真抓實干、清正廉明的黨員干部,,需要一大批奮發(fā)有為,、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時代青年。各級干部尤其是領(lǐng)導干部,,不妨把林則徐的話當作一面鏡子,,時常照照,自警自勵,按黨紀國法的要求管好身邊人,。這樣,,就不會被所謂“官二代”的教育問題所困擾,不會被“我的爸爸是某某”的負面新聞所煩惱,,更會成就為官廉,、兒孫福、口碑佳的美好人生,。
《人民日報 》( 2015年05月11日 04 版)
編輯:水靈
關(guān)鍵詞:官員 如何擺脫 “官二代” 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