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觀察 觀察
干部檔案造假亂象:年齡越填越小 學歷越填越高
原標題:干部檔案造假亂象:年齡越填越小 學歷越填越高
目前,,全國各地正在開展專項審核,,向干部人事檔案造假亂象亮劍。此次專項審核對干部人事檔案分級、分批展開,,各級別公務員和參公管理人員,,以及省市縣三級黨委管理的企事業(yè)單位領導班子成員檔案均納入審核范圍,。
專項審核直指檔案造假歪風
半月談記者多方采訪獲悉,,此次專項審核采取統(tǒng)一部署、分級負責,、自上而下,、分批實施的方式,達到堅決整治干部人事檔案造假問題,,確保干部人事檔案真實,、準確、完整,、規(guī)范,。此次專項審核,將從2014年10月持續(xù)至2016年6月,。
據(jù)介紹,,此次全面審核,重點審核干部的出生時間,、參加工作時間,、入黨時間,、學歷學位、工作經(jīng)歷,、干部身份,、家庭主要成員及重要社會關系等重要信息,,尤其是對檔案材料是否涂改造假,,干部信息是否真實準確,重要原始依據(jù)材料是否完整規(guī)范等方面進行重點審核,。
干部檔案是記載干部基本信息,、政治思想、業(yè)務能力,、工作表現(xiàn),、工作實績等內(nèi)容的文件材料,是歷史,、全面地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據(jù),。記者在多地采訪了解到,檔案造假在一些政府機關和企事業(yè)單位中幾乎成為公開的秘密,。
2013年4月任山西太原市質(zhì)量檢驗協(xié)會秘書長的王紅英,,自1991年來3次涂改出生日期,從實際的1976年3月14日最后改為1978年12月15日,;轟動一時的河北石家莊“騙官書記”王亞麗,,檔案中除性別是真的外,姓名,、年齡,、履歷均是假的,其檔案中90多枚公章中,,有1/3以上是假的,。
在中紀委公布的2014年中央巡視組兩輪巡視整改情況中,巡視涉及的20個省份中15個省份的整改通報提及整治干部檔案造假,,其中河北處理了11名身份造假的干部,。
一位基層干部表示,檔案造假在當?shù)夭⒉货r見,,只要將公安戶籍和人事檔案部門疏通好,,涂改年齡等信息并非難事。有的干部甚至能將檔案涂改年輕10歲,。
主客因素導致造假前仆后繼
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目前干部檔案造假主要集中在改“三齡”:年齡、工齡和黨齡,;改“兩歷”:履歷和學歷,;改“身份”:騙取干部身份等方面。比如2014年被中組部通報的山西運城市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副主任黃梅芳,其父經(jīng)人介紹,,進入稷山縣委組織部干部檔案管理室,,將黃梅芳出生日期從1972年4月涂改為1975年4月,并撤換了其入團申請書,。
業(yè)內(nèi)人士分析,,在近年來各地加大對檔案造假現(xiàn)象的查處和曝光力度的背景下,不少干部對于“檔案美容”依舊前仆后繼,,關鍵有主客觀兩方面因素導致,。
在主觀方面,當前,,組織部門對領導干部的選拔任用,,在年齡、學歷,、工作經(jīng)歷等多方面都有了更加明確和具體的要求,,有些條件不夠的干部為了“占位子”、“爭帽子”,,即便知道有風險,,卻依然將改檔案當成火線上位的“臨門一腳”。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執(zhí)行研究員劉山鷹說,,很多干部為爭取提拔,、延長任期,往往不擇手段改小年齡,,以至于出現(xiàn)按部分干部的履歷推算,,讀初中時就已計算工齡等怪象。
此外,,檔案管理疏松,、糾錯機制缺乏、造假成本低等,,也在客觀上導致部分干部檔案造假,。
“每個縣委組織部、縣人事局各有一個檔案室,,級別稍高的干部檔案在組織部,,一般干部檔案在人事局,滿屋子數(shù)千份干部檔案其實就一人管,,管好辦公室不被偷就不錯了,。”曾在廣西擔任過基層縣委組織部部長的一名干部說,只要疏通管檔案的干部,,就可以實現(xiàn)對檔案的修改,,包括刪除一些敏感信息都能輕松做到,。
西南政法大學教授陳步雷說,公民居民身份證是從1986年開始編制的,,但電子化管理在2000年前后才實現(xiàn),,此前采取的是戶口本與戶籍卡片管理,當時要想修改或作偽較為簡單,。
“現(xiàn)在缺乏對干部檔案造假的糾錯機制,,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如何啟動調(diào)查程序,、誰去調(diào)查,、怎么調(diào)查,,制度上都沒有這個安排?,F(xiàn)在查出來的檔案造假問題,一般都是舉報引起社會輿論或者領導重視了,,才會進入調(diào)查,,而這些調(diào)查都沒有固定程序,隨意性較大,。”一位基層組織部門負責人說,。
有專家認為,干部檔案造假一個重要原因是違規(guī)成本太低,。造假問題一旦被發(fā)現(xiàn),,幾乎都是黨紀處理,更輕的則可能是政治前途暫時遇阻,。
據(jù)相關通報,,年齡造假的黃梅芳僅受到黨內(nèi)嚴重警告處分,對其進行誡勉談話,。
預防檔案造假腐敗機制有待建立
據(jù)介紹,,此次檔案造假全國性專項審核,對存在檔案造假的,,要責令干部本人及相關責任人作出書面檢查,,并予以糾正;情節(jié)嚴重,、影響惡劣的,,要給予組織處理或黨紀政紀處分。涉嫌檔案造假,,經(jīng)組織調(diào)查一時難以查清的,,要記錄在案,未查清前不得提拔或重用,。
此次專項審核,,能否遏制檔案造假成風的“潛規(guī)則”,?不少專家表示,干部檔案造假屬于嚴重的腐敗行為,,應建立預防造假腐敗的體制機制,,確保干部“不敢、不能,、不想”造假,。
陳步雷等專家建議,在“不能造假”方面,,應建立干部檔案數(shù)據(jù)庫并全國聯(lián)網(wǎng),,即使干部異地交流也能實現(xiàn)查詢。改變?nèi)耸聶n案的“黑箱”化管理模式,,擴大干部基本信息的公開化,,為社會監(jiān)督創(chuàng)造條件。同時進一步實現(xiàn)干部基本信息陽光化,、公開化,,讓試圖弄虛作假、瞞天過海者暴露在人民群眾的雪亮眼睛之下,。
在“不想造假”方面,,應改變在干部選拔任用過程中年齡、學歷“一刀切”的狀況,。有輿論認為,,在現(xiàn)行干部選拔任用過程中,只要達到一定年齡界限就不再予以提拔,、甚至必須“退居二線”,,只有具備一定學歷文憑,才能獲得提拔重用,。于是,,就出現(xiàn)了“年齡越填越小、學歷越填越高”的檔案造假現(xiàn)象,。
加大對檔案造假騙官行為的懲處力度,,實現(xiàn)“不敢造假”。業(yè)內(nèi)人士建議,,要建立完善的追責機制和“一案多查”制度,,既要追究造假者的責任,更要追究檔案管理者以及授意或參與篡改,、造假的相關人員的責任,。
陳步雷認為,當前公務員法等相關法規(guī)中并未對如何懲處公務員檔案造假等不道德行為做出明確規(guī)定,,應修訂公務員法,,強化公務人員的道德意識,。對一些造假騙官行為,應以詐騙罪追究其法律責任,。(半月談記者 李勁峰 李斌 陳尚營)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干部檔案造假 專項審核 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