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習近平多次贊賞的"谷公"是誰?你是良將嗎?
原標題:人民日報評論員:聞鼙鼓而思良將
有一種人,,雖已離去,,卻永被銘記,。有一種精神,,穿越時空,卻歷久彌新,。
今天,,本報推出長篇人物報道,重溫一位離世34年的共產(chǎn)黨人——福建省東山縣原縣委書記谷文昌的事跡,。他的背影,,幾十年來一直映照在八閩大地。他被當?shù)厝罕娮鸱Q為“谷公”,,他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的“默默奉獻”的好干部,,他是我們今天波瀾壯闊新征程上呼喚的“四有”干部的楷模。
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習近平總書記在與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交流時曾諄諄囑托,。谷文昌身上,就集中體現(xiàn)了“四有”品質(zhì),。他對黨忠誠,,“不帶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為人民”,;他公仆情懷,,“對群眾有利的事,,再難也要辦,有損黨形象的事,,再小也不為”,;他敢于擔當,,“黨要求什么,,群眾需要什么,,我們就去做什么”;他清廉公正,,恪守“當領導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凈,,把自己的腰桿挺直”,。為黨分憂、為國奉獻,、為民謀利,,谷文昌用生前事身后名,,回答了共產(chǎn)黨人“入黨為了什么,,當了干部做什么,身后留下什么”的人生課題,,展現(xiàn)了政去人聲后,、豐碑在人間的崇高魅力。
國以人興,,政以才治,,這是我們黨治國興黨的經(jīng)驗昭示。艱苦卓絕烽火歲月里的“鋼鐵戰(zhàn)士”,,百廢待興建設年代里的“老黃牛”,,風雷激蕩改革歷程中的“先行者”,每一代人有著自己的歷史使命和時代印記,,但政治本色和優(yōu)良品質(zhì)一脈相承,。正是有無數(shù)谷文昌這樣的優(yōu)秀干部接力,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一代代得以賡續(xù),,國家的發(fā)展一步步走向富強,,我們距民族復興的夢想才能如此接近。
“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當今中國,“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對黨的干部隊伍建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不能經(jīng)濟發(fā)展了,“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卻動搖了,;事業(yè)平臺大了,,敢打敢拼敢擔當?shù)膭艃簠s松懈了;生活條件好了,,與群眾打成一片的好傳統(tǒng)卻丟了,;沒有了槍彈的考驗,卻在“糖彈”的圍獵中倒下了,。只有像谷文昌那樣,,始終心懷敬畏、心系百姓,,黨的事業(yè)才經(jīng)得起風險考驗,,中國道路才會越走越寬,。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我們正邁入一個新的時代,。鼙鼓敲響,,我們的事業(yè)需要千萬個谷文昌,需要打造一支對黨忠誠,、敢于擔當,、清白做人的干部隊伍,需要鍛造更多可負重,、能奉獻的“鐵肩膀”,,需要激揚那種以天下為己任、以人民為信念的偉大精神和真摯情懷,。
清明時節(jié),,東山島上,林濤陣陣,。鬢染霜白的老人,,領著子孫,來到谷文昌陵園,,深情拜祭,。在此,我們向谷文昌,,向建黨90多年來一代代優(yōu)秀共產(chǎn)黨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同時更期待,,對照谷文昌這面明鏡,,聆聽時代的巨浪濤響,每一位黨員干部都能認真思考:我,,能成為這個偉大時代的“四有”良將嗎,?
《人民日報 》( 2015年04月07日 01 版)
編輯:水靈
關鍵詞:聞鼙鼓而思良將 人物報道 谷文昌 清明時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