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七人溺水事件”再敲理性救人的警鐘
原標題:新華網(wǎng)評:“七人溺水事件”再敲理性救人的警鐘
據(jù)新華網(wǎng)4月6日報道,記者6日上午從廣東省政府應急辦及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qū)政府獲悉,,5日下午當?shù)匕l(fā)生一起7人溺水死亡事故,。事故起因系1名小孩清明節(jié)掃墓后到水庫邊洗手時失足落水,,其父母、兄弟姐妹及其他親戚等7人接連試圖自行救援,,但因不習水性而相繼溺水,,最后僅1人存活。
這起不幸事件中的七名遇難者是有血緣關(guān)系的一家人,,痛惜之外,,更令人震驚。雖然親情偉大,,令人感動,,但少了冷靜和理性,只會讓危險造成的后果更加嚴重,。如果不識水性,,或者沒有水中救人的能力和經(jīng)驗,萬勿下水,。在這樣的緊急關(guān)頭,,冷靜才是最好的選擇。盲目下水,,只會為救援者增加負擔,。
其實,每逢清明及夏季天熱學生溺水事件高發(fā)期,,全國中小學都會開展防止學生溺水專項教育,,開設(shè)防溺水課、防溺水教育視頻會議,、急救常識課等,。但是,學生溺水的不幸事件還在上演,,原因何在,?
曾有專業(yè)人士指出,平時在學校對中學生進行游泳或者溺水救援訓練時,,學生都是佩戴墨鏡,、頭套,在干凈的水池中訓練,,這與在水庫,、池塘發(fā)生溺水事件時安全措施少、水質(zhì)混亂不一樣,,因此“淹死的是會游泳的”,。這一點學校在進行防溺水教育時,必須提醒到位,尤其是要提醒中小學生如果想去救人,,首先要注意保障自身安全,。
除了學校教會學生游泳自保和自救常識,更需要的是救人者擁有在緊要關(guān)頭保持冷靜的心理素質(zhì),,這或許可以避免很多悲劇發(fā)生。發(fā)生類似事件時,,必須先冷靜下來,,注意科學救援,在及時報警的同時,,讓擁有救人能力的人帶著樹枝或繩索下水救人,,其他人在岸上繼續(xù)呼救報警或準備救生物品。應盡量避免“一窩蜂”似的下水救人,,或過分相信自己的水性而逞“匹夫之勇”,。
此事件再次敲響了科學理性救人的警鐘,。愿生者堅強,,死者安息,,但我們更希望學校結(jié)合實際加強防范溺水的教育訓練,,增強學生自救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尤其要做好施救溺水者的培訓與危險警示,,防止類似事件再發(fā)生,。
編輯:水靈
關(guān)鍵詞:救人 溺水 理性 警鐘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