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10歲男孩帶奶奶千里求醫(yī) 照顧腦梗奶奶護士站寫作業(yè)
原標題:10歲男孩帶奶奶千里求醫(yī) 照顧腦梗奶奶護士站寫作業(yè)
也許是經歷了太多,,10歲的上官熙沐有著與其年齡不符的成熟和懂事,。2歲時,,父母離異,;5歲時,,爸爸突發(fā)心梗離世,;8歲時,,與他相依為命的奶奶又不幸患上了腦梗塞……
2015年2月8日,,小熙沐帶著奶奶從威海來到濟南,,在一家醫(yī)院進行康復性治療。
現(xiàn)在,,他暫時借讀在歷城雙語實驗小學,,晚上睡在醫(yī)院走廊。白天除了上學外,,還要幫奶奶打飯,、洗腳,甚至能夠獨自給患有糖尿病的奶奶注射胰島素,。熙沐的奶奶說,,是孩子的樂觀堅強鼓舞著自己向前走。
在網上查到醫(yī)院 千里迢迢來濟
16日中午12點半左右,,在醫(yī)院5樓病房時,,小熙沐正坐在奶奶身邊,低著頭擺弄手機,,顯得很不高興,。奶奶黨鳳英說,中午從學校回來,,他就哭了,,“因為有同學提起了熙沐爸爸的事情,他特別難過,。”
“這家醫(yī)院是他自己在網上查到的,。”黨鳳英說,她患病后,,聰明的熙沐在學校上網時,,會經常留意相關的醫(yī)院以及治療用的藥物。
年前的一天,,熙沐放學回到家后很高興,,說在濟南有一家康復醫(yī)院。2月8日,,在好心人的幫助下,,熙沐帶著奶奶從威海千里迢迢來到濟南。談及這個懂事,、陽光的孩子,,一生歷經波折的黨鳳英感慨萬千,幾度落淚,。
暫時在濟南借讀 護士站寫作業(yè)
小熙沐借讀的學校離醫(yī)院不遠,,步行約10分鐘,每天中午放學后,,熙沐都會趕到病房,,幫奶奶打飯。飯前,,他還有一件事要做:幫奶奶注射胰島素,。
1年前生病后,黨鳳英左半身不能動,,因常年患有糖尿病,,必須注射胰島素,這個活就交給了熙沐,。他熟練地從床頭柜拿出一個長方形的小盒子,,取針管,迅速安上針頭,,彈了彈針管,,棉簽蘸上酒精,輕輕擦拭皮膚,。然后扎針,、注射……一系列的動作嫻熟而精巧,。
靠近病床有一張?zhí)梢危砩?,把椅子拉開,,就是熙沐睡覺的地方。有時睡在病房,,房內擁擠的時候,,他就睡在門外走廊。“能睡著,,就是有時候不太舒服,。”他說。
手機鬧鈴會在每天6點10分準時響起,,起床后,,他迅速穿好校服,疊整齊被褥,,再把“床”復原回椅子形狀,,躡手躡腳走進病房,安放好,。簡單洗漱后,他從醫(yī)院食堂買來早餐,,放在奶奶的病床前,,便跑著去學校了。
放學后,,無論是在護士站,,還是在奶奶康復室的板床上,熙沐都會認真地做完學校布置的作業(yè),。“有時是孩子的樂觀堅強在鼓舞我向前走,。”黨鳳英稱。
兩歲時父母離異 五歲時父親去世
熙沐的樂觀開朗也感染著病房內的病友,,其中一個病友,,每天晚上都會專門來找熙沐聊天,看他跳“小蘋果”舞蹈,。如果不是黨鳳英的介紹,,沒人相信這個男孩所經歷過的生活變故,。
60歲的黨鳳英自嘆命運多舛,年輕時與丈夫離異,,一個人拉扯大了兒子,讓她沒想到的是,,如今又要獨自把唯一的孫子撫養(yǎng)成人,。她說,熙沐兩歲時,父母離異,,五歲時,,爸爸突發(fā)心梗離世。兒子去世后,,為了還債,,老人毅然賣掉房子,帶孫子到威海謀生,。
奶奶突發(fā)腦梗 他承擔所有的家務
2008年左右,,老人帶著熙沐,來到了舉目無親的威海,,租房,,開小飯館謀生,直至2014年初突發(fā)腦梗,。她坦言,,萬念俱灰時,一連哭上好幾天,,聰明懂事的熙沐是她活下去的唯一信念,。生病后,燒水,、做飯,、煎藥、泡腳,,推著輪椅帶奶奶散步,,這些活都落到了熙沐一個人身上。從只會沖奶粉,,到做出西紅柿炒雞蛋,,坎坷的生活讓這個年僅10歲的孩子不得不迅速長大。
為了不拖累孩子,,黨鳳英曾試圖聯(lián)系孩子的母親,,讓對方把孩子接走。“一次,,我和他媽媽打完電話后,,孩子撲通跪在了我面前,哭著說‘我哪兒也不去,,就跟著奶奶’,。”提及往事,黨鳳英長吁短嘆,。
多才多藝的小熙沐是個“開心果”
16日下午,,因為親友來訪,,熙沐跟學校老師請了假。下午3點左右,,到了例行的康復訓練時間,,熙沐麻利地推來輪椅,扶著奶奶坐下后,,推起就走,,一路上,他不住地撒嬌,,逗奶奶笑,。
走廊上,他熱情地跟每一個經過的醫(yī)護人員打招呼,。來到地下一層后,,需要推過一個斜坡,熙沐費力地用身體抵著輪椅,,讓輪椅緩緩地下坡,。
同病房的一位病友說,“晚上,,熙沐經常給我們講故事,,把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編排進故事中,經常逗得大家哈哈笑,。”“等康復一段時間,,我們就先回去。”黨鳳英說,,借來的兩萬塊錢治療費幾乎花光了,,此外,,突然來到新環(huán)境,,熙沐也不喜歡在這里上學,整天嚷著要回威海,,“孩子學習很好,,前幾天威海的老師還打來電話,讓他回去參加一個英語競賽,。”除了成績優(yōu)秀,,熙沐還熱愛畫畫,采訪中他隨手從身上掏出一張紙條,,上面用鉛筆畫著一個頭像,,他告訴記者,“畫的是楊貴妃,。”
“他是這里的小明星,,很多人都找他要畫,,然后讓他簽名。”一名醫(yī)護人員說,。對于未來,,60歲的黨鳳英說,沒有太多的設想,,以后的生活重心都在熙沐身上,,“要努力活著,把孩子撫養(yǎng)成人,。”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10歲男孩 千里求醫(yī) 照顧腦梗奶奶 護士站寫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