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習近平福建工作期間小故事:與父合力保護林則徐遺跡
原標題:習近平福建工作期間小故事:與父合力保護林則徐遺跡
1990年6月8日,,習近平在福州華林寺調研。(福建日報圖)
年輕時的習近平怎樣保護文化遺產
——習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間的幾個小故事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時曾說“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引發(fā)廣泛關注。而早在2014年2月25日,,習近平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時也指出,,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
回首觀望,,習近平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思考可謂一脈相承、一以貫之,。今天,,學習路上欄目摘取習近平在福建工作時關心和支持文物及文化遺產保護的幾個小故事,與各位“學友”共享,。
保護林覺民,、謝冰心故居 親自當講解員
歷經百年滄桑的林覺民故居,靜立于福州繁華鬧市之中,。林覺民就義后,,林家人為逃避清兵的追殺,躲到福州遠郊,,將此宅賣給了冰心的祖父,。1982年,這里被確定為福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但在1989年,,福州市有關部門批準一家房地產開發(fā)公司拆除林覺民故居部分建筑,,準備建設商品房,刺眼的“拆”字被寫在了市文物保護碑上,。
時不我待,。福州市政協(xié)委員張傳興立即寫信給剛到任不久的市委書記習近平,并撰文《林覺民,、謝冰心故居不容再拆》,,發(fā)表于1990年12月1日的《福建日報》,指出“如此不顧社會效益,,不免使人失望”,。
習近平看到來信后,立即讓市文管會核實,,同時要求有關部門暫緩拆遷,,并于1991年1月27日作出批示,要求市委辦公廳核實情況,。
1991年3月10日下午,,福州市委市政府在林覺民故居召開文物工作現(xiàn)場辦公會,習近平親自主持,。時任福州市文管會常務副主任,、福州市博物館館長黃啟權參加了會議。
在林覺民故居二進大廳廊前,,習近平問黃啟權:“老黃,,這里是不是林覺民故居?”黃啟權回答:“對,,我們站的地方就是林覺民故居的大廳,。”“好,我們就決定把它保護下來,,進行修繕,。”習近平的話語很簡潔。
當年5月31日,,故居修繕工程動工,。11月9日,在辛亥革命福州光復80周年紀念日當天,,林覺民故居修繕完成,,并辟為福州市辛亥革命紀念館對外開放。
因為一直為保護林覺民故居奔走,,鼓樓區(qū)政協(xié)委員李厚威的命運也得以改變,,他由工廠正式調入林覺民紀念館工作,后來擔任館長。“開館當天,,習近平書記除了參加剪彩儀式,,還親自給省外客人當起了講解員。開館一個月內,,他又三次來館了解觀眾反應,,作出整改指示。”李厚威回憶道,。
與父親習仲勛合力保護林則徐遺跡
福州是禁毒先驅林則徐的故鄉(xiāng),,留下了一系列與他相關的珍貴遺跡。由于歷史原因,,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包括林則徐故居、出生地以及紀念館在內的系列遺跡,,都不同程度存在著年久失修、損毀嚴重,、房舍被侵占等突出問題,。
1990年5月,《人民日報》“情況匯編”發(fā)表《林則徐故居及墓地現(xiàn)狀》,,反映了保護林則徐遺跡存在的問題,,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習仲勛同志作了重要指示。1991年7月,,習近平在有關匯報材料上批示:抓緊修復林則徐故居及做好墓地開放,。此后,在市委常委會等場合,,他又數(shù)次研究林則徐遺跡修復等事宜,,包括議定收回林則徐出生地。
位于福州市中山路左營司巷的林則徐出生地,,已經出讓給了一家房地產公司,,他們計劃興建高級商住樓“則徐花園”。福州市有關部門迅速與開發(fā)商協(xié)商,,以1200萬元的補償收回了這塊地,。一個月后,林則徐出生地暨幼年讀書處修復工程開工典禮舉行,,1997年6月竣工,。
“兩次儀式,習近平同志都親自參加了,。”時任福州市副市長,、后任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林強回憶。他也是林則徐后裔,現(xiàn)為林則徐基金會會長,。
舍棄一時經濟利益 毅然決定支持保護遺址
從福建三明市區(qū)驅車約30公里,,到達三元區(qū)巖前鎮(zhèn)巖前村西北,空曠的平地之間,,一座金字塔形狀的孤峰傲然聳立,,這便是萬壽巖了。
這座石灰?guī)r體中有十幾個大小不一的溶洞,。正是在這些溶洞中,,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文物工作者發(fā)現(xiàn)了大量遠古人類制作的石制工具及伴生的哺乳動物化石,,使得萬壽巖身價倍增,。
然而,這個號稱“南方周口店”的史前遺址,,也曾面臨被摧毀的命運,。由于萬壽巖巖石中含有煉鋼工藝所必需的一種礦石,上世紀80年代,,這里被三明鋼鐵廠出資購得,,作為采礦點。巖前村民擔心礦山的開采會影響遺址保護,,于是推選出村里五位離退休老師奔走呼吁,。
2000年1月1日,時任代省長習近平作出重要批示,,明確指出:保護歷史文物是國家法律賦予每個人的責任,,也是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要內容。萬壽巖舊石器時代洞穴一直作為不可再生的珍貴歷史文物,,不僅屬于我們,,也屬于后代子孫,任何個人和單位都不能為了謀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壞全社會和后代的利益,。
他要求,,“三明市政府立即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加強對洞穴遺址群的保護,;協(xié)調,、幫助三明鋼鐵廠盡快在異地選定新采礦點,做到保護文物和發(fā)展生產兩不誤”,,同時,,決定由省財政撥款50萬元,用于遺址群的考古發(fā)掘和保護工作,。
三鋼馬上落實,,以大局為重,,全面停止了在萬壽巖的爆破開采,異地選定了新的采礦點,,而用別處的礦石,,每噸成本要高出15元。
“礦石易找,,文物難求,。當年領導能舍棄一時經濟利益,毅然決定支持保護遺址,,沒有驚人睿智和長遠戰(zhàn)略眼光,,是不可能做出這樣的決策的。”曾為萬壽巖奔走呼吁的老師王遠林感嘆,。
習近平自評:曾為保護名城做了一些工作
在為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福州古厝》一書所作的序中,,習近平這樣說:
“我曾有幸主持過福州這座美麗古城的工作,曾為保護名城做了一些工作,,保護了一批名人故居,、傳統(tǒng)街區(qū),加強了文物管理機構,,增加文物保護的財政投入,。衷心希望我的后任和全省各個歷史文化名城的領導者比我做得更好一些。”
福建日報評:炸藥包下?lián)尵攘宋幕z產
福建日報評論員1月6日發(fā)表的評論員文章中說:
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就為保護歷史文化遺產不遺余力,,為我們樹立了光輝典范。序文中只是提及一二,,他實際做的保護工作難以勝數(shù),,都記在福建人民的口碑里。
任福州市委書記期間,,他對市內的名人故居,、歷史建筑普遍作了政府掛牌保護,創(chuàng)設的“福州瓷牌”至今還為人們津津樂道,;不少當年掛牌的建筑后來都定成了文物保護單位,,但那些“瓷牌”還讓文物界撫今追昔,珍愛有加,。2000年元月1日,,新世紀的第一天,習近平同志就發(fā)布了一份重要的省長令:保護三明市萬壽巖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當時遺址尚未定為文物,,一家大型企業(yè)馬上就要在那里炸山開礦,習近平同志接報后緊急批示企業(yè)“立即停止爆破”,,批示當?shù)卣?ldquo;立即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加強對洞穴遺址群的保護”。兩個“立即”,斬釘截鐵,,不容置疑,,從炸藥包下?lián)尵攘宋幕z產。(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福建日報1月6日刊發(fā)的習近平同志《<福州古厝>序》和《習近平在福建保護文化遺產紀事》,、《熱愛文化的境界與情懷》等文章)(編輯整理 姚奕)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習近平 福建 小故事 保護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