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西漢長安城主要部分是宮殿 百姓居住面積僅占1/3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葛劍雄
隨著近年來考古發(fā)掘和研究的進展,,中國的城市歷史正在不斷改寫和上溯,,發(fā)現(xiàn)古代城市遺址的范圍也從黃河流域擴大到長江流域和其他地區(qū),。早期歷史文獻中一些有關城市的記載,,已經被考古發(fā)現(xiàn)所證實,。
由于夏,、商,、周三代實行分封制,,每座城幾乎都是大小不等的國,。國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以至有“萬國”之說。直到春秋初(公元前8世紀后期),,有記載的國還有一千多個,。盡管這些國名義上都從屬于王和上級諸侯,但都有一定的獨立性,,所以無不將行政功能置于首位,。一般來說,一座城中最重要的部分必定是主宰該城的諸侯或貴族的宮室,,同時也是該城的行政和祭祀場所,。城的四周一般圍有城墻,有的還有相應的防衛(wèi)工事,。由于人口稀少,,土地富余,城的范圍可以劃得很大,,城內不僅有手工作坊,,還可能有農田,。相比之下,普通居民的住所和活動場所反而顯得微不足道,。 用今天的眼光看,,城市內部這樣的結構和功能并不合理,卻符合當時的實際需要,,也體現(xiàn)了當時人的智慧,。對每座城的居民來說,最重要的是生存和安全,。這些都離不開君主和城墻的庇護,,二者在城中占主要地位是順理成章的。
自秦以降,,中央集權制度越來越鞏固,,城市的政治功能和等級制度也越來越明顯。以西漢為例,,全國1500多座城被分為首都,,郡、國(諸侯國),,縣,、侯國(列侯的封地)、道(設置于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縣級政區(qū)),、邑(皇后,、公主等的封邑)這三個等級,逐級管轄,。每座城都設有政府機構,,都筑有城墻,宮殿(或衙署)與城墻成為一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主體,。
西漢的長安城是在秦朝廢墟上新建的城市,,事先就有嚴格的規(guī)劃。長安城的面積約36平方公里,,但城內的主要部分是宮殿,,長樂宮、未央宮,、桂宮合計約12.6平方公里,,加上衙署、倉庫,、兵營,、監(jiān)獄等設施,最多只有三分之一的面積供百姓居住,。由于城內容不下眾多的官員,、貴族,,他們大多居住在長安附近新建或擴建的“陵縣”(因皇帝的陵墓而設置的縣)內,以至形成了一個人口比長安還多的城市帶,。
東漢首都洛陽城的面積約10平方公里,,城內的南宮、北宮等宮殿占地約4平方公里,,再除去衙署等建筑,,留給居民的地方大概也不過三分之一。
首都以下的城市不需要那么大的宮殿,,但作為地區(qū)性的行政中心,,相應的衙署和其他行政、軍事機構也會占較大面積,,居民能享受到的設施很有限,,城市生活的質量很低。
在一個農業(yè)社會,,多數(shù)人從事農業(yè)生產,,離不開自己的土地和家園。除了本來就住在城里,,或不得不住在城里的皇帝,、貴族、官吏,、將士,、商人、工匠等,,其他人往往選擇鄉(xiāng)居,,因為城市對他們并無多少吸引力,,城市生活未必比農村生活更美好,。
東漢末年開始的分裂割據(jù),以及期間反復出現(xiàn)的饑饉,、戰(zhàn)亂使原有城市受到很大破壞,,但一些新因素也導致了城市的進步。例如,,各政權為了增強實力,,在城市建設中更講究實效,避免形式,;原有宮殿毀壞,,或沒有能力建造新的宮殿和衙署,民居在城市中所占比例相應增加,;人口流動增加了移民,,也帶來了不同的文化,;佛教傳入后,寺廟成為城市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首都與大城市中往往形成特殊的景觀,。
以北魏洛陽為例,據(jù)《洛陽伽藍記》記載,,“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自蔥嶺已西,至于大秦,,百國千城,,莫不歡附,商胡販客,,日奔塞下,,所謂盡天地之區(qū)已。樂中原土風,,因而宅者,,不可勝數(shù)。是以附化之民,,萬有余家,。門巷修整,閶闔填列,,青槐蔭陌,,綠樹垂庭,天下難得之貨,,咸悉在焉,。”這種新氣象,恰恰是以往的首都城市所不曾有過的,。
唐朝的首都長安已經兼顧了城市的不同功能,。長安城由外郭城、宮城,、皇城和各坊,、市等構成,是中國里坊制封閉式城市的典型,。其中5條干道寬百米以上,。街道將城內分為110坊,各坊建有坊墻,、坊門,,坊內為居民住宅、宮衙,、佛寺,、道觀等,。東西兩市筑有圍墻,市內店鋪,、作坊密布,,商業(yè)繁榮。三條渠道將河水引入城內,,以滿足宮苑和景觀用水,,并匯成曲江池等風景名勝。
唐長安城是當時世界上范圍最大,、人口最多,、設施最先進的城市之一,但封閉性結構還是對居民的生活有所影響,,對商業(yè)和經濟的發(fā)展有所限制,,這些局限到宋代才得到突破。結合《清明上河圖》的描繪和文獻記載,,可以肯定,,包括首都開封在內的城市在發(fā)展中取得長足進步。
因此,,盡管在宋代以后,,首都等大城市依然沿襲封閉性政治中心的傳統(tǒng),但在經濟發(fā)達地區(qū),,“清明上河圖”的模式長盛不衰,。如明清的江南,以經濟為基礎發(fā)展起來的市鎮(zhèn),,以天然河流和人工運河組成的交通運輸網絡,,以精細農業(yè)和商業(yè)、手工業(yè)和服務業(yè)組成的復合經濟,,形成了嶄新的城市,、集鎮(zhèn)和城市生活。
(作者葛劍雄,,為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西漢 長安城 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