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史記·資政>新曙光新曙光
昆劇《十五貫》進京獻演紀事
昆劇《十五貫》劇照
我從小就是個戲迷
我于1932年農(nóng)歷5月22日,,出生在越劇故鄉(xiāng)嵊縣,。早在清咸豐年間,我的故鄉(xiāng)就已有越劇的前身——“落地唱書”了,。到光緒三十二年便有“的篤班”藝人首次登臺演出,,發(fā)展成為一種地方戲曲,。我的兒時,正逢越劇紅火時節(jié),,我家所在的崇仁鎮(zhèn)上有好幾個古色古香的大戲臺,,每逢廟會等重大節(jié)慶日,都有好幾個本縣和外地的戲班子來演出,;甚至是有些人家里辦喜事,,都會請戲班演戲,非常熱鬧,。我便在母親的帶領下或和小伙伴們圍著那幾個古戲臺轉(zhuǎn),,看著那臉上涂著紅黑油彩、身穿花花綠綠戲裝,、嘴里唱著越劇和紹劇等唱腔的演員們,,在臺上表演著精彩劇情,我雖然腦子里對有些戲似懂非懂,,但睜大的雙眼卻被迷住了,,不等戲演完我是決不會走的,活脫脫的成了個“小戲迷”,。
崇仁鎮(zhèn)上還有個“二胡高手”叫“柏生瞎子”,,此人眼睛瞎了以算命為生,,但心靈手巧拉得一手好二胡。在空閑之余,,“柏生瞎子”就在店堂里拉胡琴,,不少人圍著唱越劇、京劇,、紹劇等唱段,,小小的算命店成了有名的“俱樂部”,吸引了我等很多大小聽眾,。在這種潛移默化之間,我也學會了唱一些戲劇的片段,,到十四五歲時,,竟無師自通學會了拉胡琴,在心靈中播下了戲劇等文化藝術(shù)的種子,,到長大后我也成了編劇,。
心甘情愿誤入戲途
1950年1月,我從杭州湘湖師范畢業(yè),,先后在蕭山縣團委和縣委干校,、浙江省委宣傳部工作。1955年2月,,又調(diào)到浙江省文化局工作,。那段時間工作不太緊張,且與在蕭山基層當干部的妻子兩地分居,。由于從小在老家看戲上了癮,,到浙江省文化局工作正好有看戲的便利,所以業(yè)余時間常到杭州各劇院看戲,,結(jié)果讓我看出了一個從蘇州民間流浪到杭州的“討飯劇團”———國風昆蘇劇團的發(fā)展前景,。
于是,喜歡戲劇的我及時向時任浙江省委文教部副部長兼省文化局局長的黃源先生打了一份報告,,提出想到國風昆蘇劇團去工作的愿望,。我這個想法讓浙江省文化局機關里的一些干部感到很意外:“這好好的省級機關干部不當,為何自己要求調(diào)到一個貧困潦倒的民間昆劇團去呢,?”但曾是魯迅學生并主編過《譯文》的黃源先生也是搞藝術(shù)的,,他卻很理解我,及時批準了我的報告,。
1956年春,,我如愿走出浙江省文化局的大門,到國風昆蘇劇團報到,,因此也被人稱之為“誤入戲途,,但這是我心甘情愿的”,。
隨國風昆蘇劇團進京
我到國風昆蘇劇團工作前的1955年底,國家文化部藝術(shù)局局長田漢在浙江看了國風昆蘇劇團演出的昆曲《長生殿》后,,便向時任浙江省省長的沙文漢提出希望昆曲進京演出的要求,,沙文漢便指示黃源要搞一出打得響的戲。黃源先生正好前幾天剛看過《雙熊夢》(又名《十五貫》),,覺得這戲?qū)m正“肅反”中造成的冤假錯案有積極意義,,便組織了一個整理小組改編出一部新的昆劇《十五貫》。
這出戲的劇情是:無錫肉鋪老板尤葫蘆借得十五貫本錢作生意,,他對女兒蘇成娟開玩笑說是賣她的身價錢,,女兒信以為真,當夜逃走,。深夜,,賭徒地痞婁阿鼠闖進尤家,為還賭債盜走十五貫錢并殺死尤葫蘆,,過后反誣告蘇成娟犯了謀財殺父罪,。成娟出逃后,與不相識的客商伙計熊友蘭同行,,鄰人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懷疑,,而熊身上正巧帶錢十五貫,于是兩人被扭送縣衙見官,。知縣過于執(zhí)聽信誣告,,定成娟勾奸夫、盜錢殺父之罪,,判蘇,、熊二人死刑。監(jiān)斬官況鐘覺得內(nèi)中有冤,,力爭緩斬,。他詳細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婁阿鼠破綻,,繼而又喬裝算命先生,。套出婁阿鼠殺人的口供,最后將婁帶回縣衙,,升堂問罪,,澄清了黑白是非,使殺人者伏法,,蒙冤者昭雪,。
經(jīng)國風昆蘇劇團演職員們20多天的緊張排練,在杭州、上海演出后,,又被時任中宣部部長陸定一推薦進京演出,,這樣我便于1956年3月隨團進京演出。
由于我在浙江省委宣傳部和省文化局工作過,,有許多與機關和領導打交道的經(jīng)驗,,自然在劇團中起到領隊的作用。如認真與中央和國家機關做好聯(lián)絡,,其中參與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來團看戲的接待工作,,因此詳細了解其中的細節(jié):《十五貫》進京后首先為文藝界梅蘭芳等專家,、名流演了兩場,反響很好,,梅蘭芳先生還帶頭自費買票請親友看戲,。當時中宣部的文藝處處長林默涵向時任公安部部長羅瑞卿推薦說:“有一個公案好戲請您看一下。”羅瑞卿看后果然感覺不錯,,當晚就向毛澤東主席匯報,并請毛主席看一看,,毛主席欣然答應了,。
《人民日報》發(fā)表社論
“毛主席要來劇場看戲”
我是劇團里最早從中央有關部門得知毛主席要來劇場看戲的消息,為了確保演出順利,,防止演員因激動,、緊張而出錯,我和劇團領導商定采取了兩條措施:一是事先做好動員,、布置,,團領導臨時不再督陣,充分相信大家,,讓演職員能以放松,、鎮(zhèn)定的心態(tài)去演出;二是演完后所有演職員都參加謝幕,,讓全團人都能看到毛主席等中央首長,,使大家都吃了“定心丸”,精神非常飽滿,。
4月17日,,毛主席、劉少奇等中央領導在中南海懷仁堂第一次觀看了《十五貫》,。全場演出很順利,,沒出任何事情。戲演完后,毛主席站起來把雙手舉過頭頂熱烈鼓掌,。數(shù)日后,,毛主席又在中直機關禮堂再度觀看了《十五貫》的演出。接著,,毛主席等又在國務院紫光閣小劇場觀看了一場昆劇,、蘇劇折子戲。隨后,,文化部向國風昆蘇劇團和首都文藝界傳達了毛主席看戲后作出的三條指示:一,、《十五貫》是一出好戲;二,、要推廣,,其他適合的劇團都可以演;三,、要給劇團表彰,。
周恩來總理是4月19日從外地視察回京后,自己到前門外廣和劇場買票和普通觀眾一起看的戲,。戲看完時他特意走到后臺向演職員們表示祝賀,,周總理當場稱贊:“浙江辦了一件好事情,一出戲救活了一個劇種,。”隨后,,周總理請演職員們坐在戲臺底下的化妝間里,與大家整整談了50分鐘,。
5月17日,,文化部和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根據(jù)周總理的指示,在中南海紫光閣專門召開了200多位文藝界名家參加的《十五貫》座談會,。周總理在會上講了1個多小時,,對《十五貫》作了高度評價。他把昆曲譽為江南蘭花,,并盛贊《十五貫》是“改編古典劇本的成功典型”,,是“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榜樣,。
第二天,,《人民日報》就發(fā)表了由田漢執(zhí)筆的社論《“從一出戲救活一個劇種”說起》。文藝界的領導夏衍等也都發(fā)表了文章,,大力宣傳這部戲,,《十五貫》因此轟動了全國。從4月10日至5月27日,,《十五貫》劇組進京共演出了46場,,有7萬多人觀看,戲票收入高達12萬元。
演出結(jié)束后,,文化部還在首都吉祥戲院召開表彰會,,獎勵劇團5000元。國風昆蘇劇團回浙江后,,在杭州觀巷花2萬元買了房子,,并改名浙江昆劇團。同年,,《十五貫》又被上海電影制片廠拍攝成彩色戲劇片在全國上映,。
(錢法成系著名劇作家,、浙江省文化廳原廳長,,浙江省政協(xié)原常委兼文衛(wèi)體委常務副主任)
編輯:曾珂
關鍵詞:昆劇《十五貫》 昆劇《十五貫》進京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