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400字寫錯24個,,漢語之殤
?。ㄒ唬h字讀寫的弱與強
大學本科畢業(yè)的小蔡,,應聘一家公司的辦公室文員,。填寫簡歷時,有一部分內(nèi)容是自我介紹,,小蔡寫了400字,,里面有24個錯別字。這直接造成她的落選。這個求職故事,,會不會提醒一些人去提高漢語讀寫能力,,以免失去求職機會?也許有些人會,,有些人不會,。仔細讀讀這個故事,,就會發(fā)現(xiàn),,小蔡應聘的職位是辦公室文員,對應聘者的文字能力必然有一定要求,,每一百個字能寫6個錯別字,,別人當然不能把這個職位給你。小蔡選錯應聘職位,,也是落選原因之一,。如果她容貌姣好、身材出眾,,去應聘禮儀小姐,、前臺接待、老板秘書之類,,招聘單位根本不會來考你會不會寫字,,能寫多少字。
漢語讀寫能力弱固然不好,,讀寫能力強就一定好嗎,?在一張以“中國”冠名的、兼有專業(yè)性,、學術(shù)性的報紙上,,讀到過這樣一個句子:“處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線的輔導員,既要解決學生具體問題,,滿足學生個體現(xiàn)實發(fā)展需要,,又要重視具體工作背后最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社會價值及其在個體價值中的確認和延伸。”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即“又要”打頭的這個句子,,是一個俄羅斯套娃式的句子。簡化一下,,句子的主干是動詞“重視”和賓語“社會價值及其在個體價值中的確認和延伸”,;在“重視”與“確認和延伸”之間的部分,都是“確認和延伸”的定語,,是用來限制和修飾中心詞(即賓語)的,;但是,這個定語內(nèi)部,又有定語和中心詞,,一層套一層,,至少有三層;疊床架屋之后,,只出現(xiàn)了一個語法錯誤,,即“育人”是多余的。不能不說作者具有一定的駕馭語言的能力,,但是,,枯燥、空洞的內(nèi)容,,故作復雜,、高深的表達方式,除了增加讀者的閱讀困難,,還能有什么效果,?
(二)“標準答案”惹的禍
無論是400字里面24個錯別字,,還是空話成套的現(xiàn)代八股,,漢語之美,已經(jīng)蕩然無存,。漢語之美是怎么消失的呢,?漢語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一定量的讀漢字,、寫漢字的練習,,讀和寫不能偏廢。但是,,現(xiàn)行教育中,,語文課文保證了一定的閱讀量,但是,,在標準化考試的導向作用下,,在中小學教育(主要是語文教學)中,漢字書寫已經(jīng)下降到歷史最低點,。用英文字母代表答案,,用選擇答案代替書寫,還能培養(yǎng),、積累多少漢字讀寫能力,?“標準化”答題,還造成一個更嚴重但更不易被察覺的問題,,就是“標準化思維”,。嚴格地說,,思維是個人的,個性的,,主動的,,但是,“標準化”教育的主導下,,不需要你辨別同義詞,、反義詞的各種差別,學生沒有選擇,、使用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句式的機會,也就喪失了體會和嘗試創(chuàng)造漢語之美的機會,。思維一定是伴隨語言的,,既然沒有選擇語言的自由,,思維的積極,、生動又從何談起?
不允許學生有自己的感受和偏好,,唐詩宋詞再美,,又有何用?很多人到國外留學時發(fā)現(xiàn),,中國學生自由,、自主思考能力很弱,創(chuàng)造力很弱,;殊不知,,這種能力很早就被閹割了,夭折了,。
?。ㄈ┯⒄Z和漢語
相比英語等級考試,漢語教育在高校已經(jīng)處于半廢除狀態(tài),。“大學語文”是選修課,,沒有考試要求,開了課也沒有幾個學生選修,,等于不開?,F(xiàn)在大部分高校,除了中文,、新聞等少數(shù)專業(yè),,大部分學生已經(jīng)不學“大學語文”了,理工科學生不學語文是理所當然,,現(xiàn)在連外語專業(yè)也不學語文了,。2010 年,,上海六所自主招生的高校宣布招生考試不考語文,其中就有上海外國語大學,。一位高校招辦老師解釋,,“之所以考英語,是因為英語有利于學生的學科發(fā)展,,搞學術(shù)離不開查閱國外資料,,英語不好往往沒有前途……”中國學生查閱外文資料就不需要中文能力嗎?浙大讀俄語的一位學生說,,剛?cè)雽W時,,不學中文還不覺得有什么問題,但是,,學得深了,,中文基礎(chǔ)差的影響就顯露出來了。比如翻譯,,中文基礎(chǔ)不好,,碰上比較復雜的句子,寫出中文句子來就比較吃力,,勉強寫出來,,也傳達不出原文的文采。這位學生還沒有意識到的是,,中文底子薄,,就無法感受、把握優(yōu)秀外語作品的精髓,。如同欣賞音樂需要懂音樂的耳朵一樣,,一個外語學習、使用者,,要感受到并掌握外語作品的語言風格,、節(jié)奏、用詞的技巧——通稱為語感吧,,是需要本國語言的語感積累的,,沒有本國語言的“耳朵”,要聽懂外國語言的精髓是不可能的,。
如果高等教育的決策者,、管理者都是上述那位招辦老師的這種認識,還有什么話好說,。
編輯:曾珂
關(guān)鍵詞:簡歷400字寫錯2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