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史記·資政>戰(zhàn)爭硝煙戰(zhàn)爭硝煙
賴毅戰(zhàn)斗在井岡山上
1937年賴毅和戰(zhàn)友在一起
賴毅(1903-1989)于1924年參加工農革命運動,1926年春加入共青團。1927年9月,,賴毅參加了秋收起義,,并于1927年10月在向井岡山進軍途中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本文講述的,,是賴毅將軍早年跟隨毛澤東在井岡山堅持革命斗爭的幾件往事,。
不講情面的崗哨
1927年,,工農革命軍在湖南酃縣水口休整的第四天,,中共酃縣黨組織負責人周里急急趕至朱家祠,,向團部報告了在茶陵探到的敵情:湖南軍閥羅定正準備率1000余人分兵合擊酃縣,前鋒部隊已出發(fā)到了浣溪,,情況十分緊急,。毛澤東等人商討對策后,決定派兩個連攻打茶陵,,迫使羅定回兵,。
此時,起義部隊中的一位師長余灑度和團長蘇先俊已經對革命產生了悲觀失望情緒,他們向毛澤東提出“愿意帶部隊行動”,,但遭到“婉言謝絕”,。
次日天剛破曉,余灑度,、蘇先俊換上便衣,,帶著各自的勤務兵,趁著晨霧彌漫準備逃跑,。他們來到第二道崗哨后,,遇到正在執(zhí)勤的排長賴毅。
余灑度對賴毅說,,是毛委員派他們去長沙向省委匯報工作,。雖然是昔日的師長和團長,賴毅也沒有立即放行,,而是請他們出示證明和介紹信,,余灑度、蘇先俊只好說“走得急,,忘記辦手續(xù)了”。賴毅發(fā)現(xiàn)他們形跡可疑,,便請他們返回團部開證明,。說完,還派一班戰(zhàn)士將余灑度,、蘇先俊護送至毛澤東那里,。
毛澤東聽了報告后對余灑度、蘇先俊說:“你們這樣不辭而別,,可能是一時沖動,,這不要緊,只要認識錯誤就行了。”
余灑度卻說,,他們要去省委匯報,,否則這支部隊就會葬送在這里。毛澤東見狀,,便對前來的班長說:“革命靠自覺,,他們執(zhí)意要走,就讓他們走吧,!”
班長領著余灑度,、蘇先俊回到哨口,向賴毅報告了情況,。賴毅聽完,,就放余灑度、蘇先俊帶著勤務兵走了,。
不過,,賴毅和排里的戰(zhàn)士都想不通,認為原來的師長,、團長都跑了,,將會給部隊帶來嚴重影響。事后,,作為戰(zhàn)士代表,,賴毅去找毛澤東。毛澤東就對賴毅說:“余灑度,、蘇先俊走了,,我就不相信部隊會走光,總還有要革命的,,有句俗話說得好:‘寧要鮮桃一個,,不要爛桃一筐’,革命當然要人多,,但更貴重的是要有戰(zhàn)斗力,。今后要規(guī)定一條,對工農革命軍的官兵,,特別是對俘虜過來的敵軍官兵,,愿留的,編入工農革命軍,,要走的,,發(fā)給路費。”
賴毅聽完,,心情豁然開朗,,回去向戰(zhàn)士們傳達了毛澤東的話,。此事發(fā)生后,留下來的官兵經過戰(zhàn)斗和艱苦生活的考驗,,均成為堅定的革命戰(zhàn)士,,部隊的戰(zhàn)斗力也大大增強。
學說毛委員的話
1928年1月,,正值農歷年關,,工農革命軍攻克遂川縣城。土豪劣紳跑了,,但很多不明真相的群眾受反動派恐嚇和欺騙,,也離開了家,街上冷冷清清,,只剩下一些行走不便的老人,。
賴毅帶著全班戰(zhàn)士挨家挨戶做宣傳工作,并把沒收土豪劣紳的財物分給他們,,可是老人們都不理睬,、不接受。賴毅正在發(fā)愁之際,,突然想起毛委員講的一個故事,,他立即叫戰(zhàn)士拿來一把筷子,先取出一根遞給老人折,,老人沒費半點力氣,,就把筷子折斷了。接著,,他又把一把筷子交給老人,,老人使盡全身力氣,也未能把這把筷子折斷,。賴毅因勢利導地說:“老人家,,和剛才折筷子一樣,只要我們窮人團結起來,,就不怕幾個土豪劣紳,,反動派也就不能奈何我們。”老人和家人聽了,,頓時明白了很多,,他們把家里人喊了回來。
一天,,賴毅所在排來到一個村莊召開群眾大會,因為賴毅是湖南客家人,,大家都推選他上臺給群眾講話,。面對這么多的人,賴毅擔心講不好,辜負大家的期望,。然而他又想起了毛委員的講話,,便往臺上一站,照著毛委員講過的話重新說了一遍,,贏得大家的一片贊揚聲,,幾次被熱烈的掌聲所打斷。演講后,,賴毅感謝廣大群眾對部隊的支持,,心里更感謝毛委員的教誨。
揚名黃洋界
1928年7月,,毛澤東得知紅軍在湖南失利,,馬上親自率領紅三十一團一部前往湘南救援。湘,、贛兩省國民黨軍發(fā)現(xiàn)紅軍主力遠去,,急忙向井岡山發(fā)動了大規(guī)模進攻。
為了應對敵人的進攻,,8月29日下午3時,,從永新西鄉(xiāng)緊急回撤的紅三十一團的兩個連,由團長朱云卿,、營長陳毅安率領趕至黃洋界,,并當即召開了排以上干部會議。會議詳細討論了黃洋界作戰(zhàn)部署,,決定由賴毅所在的三連阻擊黃坳,、酃縣方向的來敵。
賴毅回到排里,,對全排作了簡短有力的動員,,隨后帶領全排戰(zhàn)士來到陣地,挖掩體,,筑工事,,進行戰(zhàn)斗前的準備。
8月30日上午10時,,國民黨四個團沿著通往黃洋界的小道,,以散兵線戰(zhàn)斗隊形向山上推進。在花了一個小時清理了紅軍埋設的竹釘后,,敵軍開始沿著陡坡向黃洋界行進,。這時,營長陳毅安命令一下,,隱蔽在最前沿的賴毅立即指揮全排戰(zhàn)士猛烈射擊,,大大小小的檑木,、石頭像雨點般地飛滾而下,敵軍來不及反應,,便倒下了二三百人,。
敵人屢攻不下,便從后面調來迫擊炮,,向紅軍陣地猛擊,,然而山勢仰角很大,敵人的火力沒有發(fā)揮什么效果,。賴毅見狀,,命令戰(zhàn)士們猛打狠拼。下午4時,,敵軍死傷慘重,,攻勢逐漸減弱。這時,,一臺由軍械所修好的迫擊炮被抬上紅軍陣地,,黃埔軍校炮科畢業(yè)的陳毅安營長親自操炮發(fā)射,頭兩發(fā)炮彈因引線受潮沒有爆炸,,最后一發(fā)呼嘯著向山腰飛去,,落在敵陣之中,十幾名敵軍和一名副團長被炸死,。敵人見紅軍開炮,,以為紅軍主力殺回井岡山了,敵師參謀長立即命令撤退,,帶著殘兵逃回酃縣,、茶陵。
1949年后的賴毅
新中國成立后,,賴毅于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歷任華東軍區(qū)干部部第一副部長、南京軍區(qū)政治部副主任,、南京軍區(qū)副政治委員等職,,并當選為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擔任第二,、第三,、第四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xié)常務委員,,中共第八屆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候補委員,。
編輯:曾珂
關鍵詞:賴毅 井岡山革命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