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男子街頭用高音喇叭循環(huán)播放臟話罵母親(圖)
王芬的水果攤(紅傘)和兒子的水果攤(藍傘)距離很近 記者 張路橋 攝
“王芬,!你他媽窩囊得很,!老子要跟你斷絕關系……”19日中午,九龍坡區(qū)六店子農貿市場門前,,擺放在一個三輪車水果攤上的高音喇叭,循環(huán)播放著一連串惡毒的咒罵,,各種臟話回蕩在農貿市場上空,,足有半個小時。罵人者是一名28歲小伙,,被罵的王芬不是仇家,,而是他50歲的母親。
母親跺腳兒子淡定
九龍坡區(qū)六店子農貿市場靠近協(xié)信阿卡迪亞小區(qū),,不少居民親眼見證了19日中午的一幕,,回想起來仍覺得不可理喻。
“我活了這么大歲數(shù),,第一次見到有人拿高音喇叭罵自己的親媽,。”年過七旬的姜大爺說,吵架罵人他見過,,只是沒見過這樣不留情面罵親娘的,。姜大爺回憶,當時不少圍觀群眾都在高聲譴責小伙,,他的母親在一旁氣得跺腳,,但小伙很淡定,和別人談笑風生,,仿佛沒有這回事,。
“辱罵持續(xù)了差不多半個小時。”姜大爺?shù)恼f法得到小區(qū)多位居民的證實,。
父親動手推倒兒子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九龍坡區(qū)六店子農貿市場。入口處停放著小伙黃波的三輪車,,他和妻子陳嬌正守著賣水果,。往外約10米遠處是黃波父母的水果攤,52歲的黃興忠和50歲的王芬,,還有不滿5歲的女兒小霞,,睡在一張紙板搭成的床鋪上。
說起前一天中午的事情,,黃興忠氣不打一處來,。當天早上,他和往常一樣與兒子先后騎著三輪車來這里擺攤賣水果,。接近中午時,,兒子突然擺出一個高音喇叭,當著黃興忠的面開始循環(huán)播放辱罵母親的錄音,。“言語惡毒,,不堪入耳,。”黃興忠氣得發(fā)抖,兒子卻還洋洋自得,,勸說無效后,,黃興忠只好撥打110報警。
“沒想到警察來了他還不收斂,,我肺都氣炸了,!”黃興忠將兒子推倒在地并動手揍了他幾拳,“我這輩子沒打過他幾回”,。
曾差點當街打母親
對王芬來說,,兒子當街辱罵她已不是第一次,甚至還差點動手,。“他以前是個廚師,,后來跟著我和他老漢在這邊賣水果,兩個攤攤離得近,。”上月底,,為招攬生意,王芬采取降價銷售的方式,,哪曉得兒子氣沖沖跑過來,,二話不說劈頭蓋臉就是一頓亂罵,似乎不解氣,,還要動手打她,。“周圍人都來勸。”黃興忠說,,要不是自己攔在中間,,兒子的拳頭肯定落在妻子身上了。
采訪期間,,黃波請幺姨王芳來評理,,不料卻讓罵戰(zhàn)進一步升級。黃興忠夫婦認為兒子花錢太多,,“包括結婚在內,,最近三四年前前后后花了我們兩個老的10多萬元”。但黃波并不認同,,“不可能有他們兩個說的恁個多”,。他多次表示,堅決要和父母斷絕關系,,老死不相往來,。隨后,黃波的妻子陳嬌也加入罵戰(zhàn),,稱黃波父母責罵了自己的父母,,而且還沒幫他們帶孩子,。
解讀
父母一味的物質支持
造就孩子自我中心意識
中國心理學會會員,、心理學副教授陳志林分析,,這類鬧劇的發(fā)生源于黃波的自我中心意識,父母一味的物質支持讓他覺得理所當然,,不但不懂感恩,,還會變得斤斤計較。
陳志林認為,,親人終歸是親人,,不管有多大成見,坐下來進行一次心與心的溝通,,問題就可以簡單化解,。健康的親子關系應建立在民主、和諧,、互動的基礎上,,這對于孩子心理的健康發(fā)展也很重要。(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聲音
王芬:兒子怪我們偏袒妹妹
談及兒子,,王芬不住地嘆氣搖頭,。“他從小對我就有抵觸情緒。”王芬說,,兒子經常莫名其妙對她發(fā)火,,結婚后更嚴重。去年,,夫婦倆首付近20萬元買了一套小戶型,,打算留給兒子和女兒。“他要求寫他的名字,,說以后妹妹出嫁的時候他補10萬元,,我們沒干,他就怪我們偏袒妹妹,。”
黃波:印象中父母不停吵架
在黃波的印象中,,從小時候開始,父母就不停吵架,。對于播放高音喇叭辱罵母親一事,,他沒有任何表態(tài)。
王芳:曾去電視臺專題調解
王芳說,,姐姐和兒子間的矛盾由來已久,,雙方還曾去電視臺專題調解過。“姐姐平時喜歡碎碎念,,說話不分輕重,,所以矛盾一直難以化解,。”
鄰居:母子賣水果互相殺價
鄰居表示,王芬兩母子賣水果時互相殺價,,兒子賣4元,,母親就賣2.5元,為此他們爭吵過多回,。但黃波這次的行為讓人不僅氣憤,,更感到心涼。
編輯:曾珂
關鍵詞:男子臟話罵母親 高音喇叭臟話罵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