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史記·資政>晚清風云晚清風云
溥儀對譚玉齡的真摯情感:剪下頭發(fā)指甲留念
溥儀(資料圖)
譚玉齡(資料圖)
人民政協(xié)網北京8月7日訊 1937年,,31歲的溥儀與17歲的譚玉齡結婚,。溥儀此舉,,起初是為了報復“皇后”婉容,但隨著時間的延續(xù),,譚玉齡以其年輕貌美、心地善良,、性格溫婉,、對溥儀體貼備至,深深感動了溥儀,。尤其是溥儀受了日本人的氣后拿她出氣,,甚至動手,她也從不動怒,,反而想方設法哄溥儀消氣,,久而久之,溥儀對她產生了真摯的情感,。
然而好景不長,,5年后,22歲的譚玉齡香消玉殞,。據《民國舊報集萃》載,,1942年8月,,譚玉齡偶然患病,經中醫(yī)診治未見起色,,于是由日本醫(yī)生診治,,不料第二天悄然離世了。溥儀認為她是被日本人害死的,,日本人總想在溥儀身邊安插耳目,,讓他娶日本女子,譚玉齡一直是個障礙,。加上譚玉齡有反日情緒,,早已被日本人視為“眼中釘”。
譚玉齡死后,,溥儀陷入沉痛的思念之中,,連續(xù)多日寢食難安。為了紀念亡妻,,他將譚玉齡的頭發(fā)剪下一綹,,又剪下四個指甲,與她的四寸相片放在一起包好,,一直帶在身邊,。想念她的時候,就拿出來看看,,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1956年12月末,溥儀的第四任妻子李玉琴到撫順戰(zhàn)犯管理所向溥儀提出離婚,。盡管溥儀對她談不上什么感情,,但在落難之際由對方提出離婚,作為一位昔日的皇帝,,溥儀的心情可想而知,。事后,他取出一直帶在身邊的譚玉齡的相片,,雙手捧著,,久久凝視。眼睛累了,,擦擦眼鏡片再看,,拂拂相片又看;然后拿起譚玉齡的頭發(fā)和指甲,,無限眷戀,,不勝哀嘆。
編輯:牟宗娜
關鍵詞:溥儀 譚玉齡 婉容 李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