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大連兩次復讀男孩高考后跳樓 曾患精神抑郁癥
“我跳樓自殺了”,,給父親發(fā)完這條6個字的短信,19歲的洋洋(化名)從自家15樓上縱身跳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今年的高考,是洋洋第三次參加,,前兩次,,他都因為分數(shù)的原因,與自己心目中的大學失之交臂,。這次,,他沒有等到高考成績公布,就做出了這個極端的決定,。
整天都不怎么說話
昨日下午,記者在大連市金州新區(qū)先進街道一小區(qū)28號樓15層,,找到了洋洋的家,。“沒想到孩子會走上這條路。”母親張女士強忍著淚水,,回憶著兒子在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張女士說,洋洋從小就聰明懂事,,性格比較內(nèi)向,、膽小,從來不惹事,。2011年高考結束后,,洋洋僅以幾分的差距與理想的大學失之交臂。復讀一年之后,,洋洋又第二次參加了高考,,但這次仍沒有考進理想大學,。去年冬天,洋洋又重新回到了學校復讀高三,。
“他那時整天都不怎么說話,,但因為他本來就比較內(nèi)向,我們也沒太在意,。”周先生說,,洋洋性格倔強,還很要強,,每次只要考得不好,,他都會自己默默進屋里不與家人說話。
一天,,洋洋的班主任給周先生打來電話,,稱洋洋最近好像不太對勁,“老師說他每天的精神狀態(tài)很不好,,不說話也不笑,,就是坐在那里低著頭。”
經(jīng)過醫(yī)生檢查,,洋洋竟然患上了抑郁癥及精神分裂癥,。
認為自己考了510分
由于抗抑郁藥物中含有鎮(zhèn)定劑成分,洋洋每天吃藥之后都會昏昏欲睡,,無法上課,。今年春節(jié)過后,為了安心給洋洋治病,,周先生向學校申請了休學,,但為了不讓洋洋落下太多的功課,周先生又請了一名家教為洋洋一對一授課,。“老師說洋洋的腦子很夠用,,一些小測試小考試,洋洋都不在話下,,只是性格太內(nèi)向,。”張女士哽咽地對記者說。
6月初,,洋洋又重新回到了課堂進行“最后一搏”,。高考結束那天,周先生問洋洋能估多少分,,洋洋脫口而出“510分”,。“其實我知道他根本考不了那么多分,510分是他的理想分數(shù)。”周先生無奈地說,。
為了讓洋洋在高考時發(fā)揮出好的水平,,周先生沒有讓洋洋在考試期間服用抗抑郁藥物,而這件事卻讓夫妻倆至今都后悔莫及,。“我每天讓他哥哥帶他去游泳,、打籃球,目的就是讓他減負,。”幾天過去了,,周先生發(fā)現(xiàn)洋洋的精神狀態(tài)好了很多,臉上也似乎開始有了些笑容,,周先生和妻子以為洋洋的病可能真的治好了,。
留下字條跳樓身亡
6月12日上午,洋洋跟母親來到工作單位,,中午吃過飯后,,洋洋表示要回家看球賽。“最近幾天他經(jīng)?;丶铱辞蛸?。”中午12時05分,正在上班的周先生收到了洋洋發(fā)來的短信,,只有六個字:“我跳樓自殺了”,。
周先生立即驅車趕回家。“我看見洋洋血肉模糊地躺在樓下一輛面包車的車頂,,滿地都是碎玻璃和鮮血,。”周先生當場暈了過去。
洋洋跳樓的窗臺前放著一個凳子,,而凳子上洋洋的手機還壓著一張寫滿了文字的便簽紙:“我憎恨父親,,憎恨母親,也憎恨這個社會,。”
民警趕到現(xiàn)場勘查之后,,表示洋洋確實屬于自殺身亡。
專家聲音
內(nèi)化的壓力是孩子心里看不到的黑洞
“我們一直以來都在忽視一個現(xiàn)象,,就是孩子承受的壓力有一些是來自外部的,,但是更大的壓力是孩子把外部的壓力內(nèi)化了,。 ”教育專家表示,,一個人習慣的形成通常要經(jīng)過三個階段:第一個是被動階段,這時人們的行為更多的表現(xiàn)為遵從,,遵從外在的要求和壓力,;第二個是主動階段,這時人的行為更多的表現(xiàn)為認同,認同來自外部的要求和壓力,;而第三個就是自動階段,,這時人已經(jīng)把來自外部的要求和壓力完全內(nèi)化了,行為的動力來自自己,。
“當?shù)搅俗詣与A段,,孩子就會把承受這些壓力當成理所當然的事情,當成自己必須,、應該做好的事情,。而這個力量是巨大的。”這就不難解釋為什么很多大家眼中的“好孩子”會選擇自殺,,那是因為他們更容易把外部的壓力內(nèi)化,,所以當他們做得自認為不夠好時,就更加不會原諒自己,,對自己更加不寬容,。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高考跳樓 大連男孩兩次復讀跳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