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北京三千學生考“神童班” 拿什么安撫應試焦慮(圖)
昨天,,近3000名小學生在北京八中參加超常教育實驗班(少兒班)和智力優(yōu)秀學生綜合素質開發(fā)實驗班(素質班)初試。由于今年北京小升初政策調(diào)整,,嚴格限制盲目跨區(qū)擇校,,八中少兒班成了不少學生通過測試進入名校的一條途徑,。相比往年,,今年報名人數(shù)略有增長,。據(jù)悉,,今年八中少兒班和素質班共招生66人,,錄取率近2%,,每50人中錄取1人。(6月14日《京華時報》)
北京八中少兒班,,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神童班”,。它創(chuàng)建于1985年,是北京八中與中科院心理所,、北京市教科所合作的中學超常教育項目,。了解到八中少兒班的“身世”,你就明白考這個“神童班”競爭的白熱化程度,。而且,,初中高中連讀的模式,免去小升初,、中考的周折,,4年后直接參加高考。50:1的錄取率,,這遠超大學一類本科的錄取率,,預示著少年班爭奪戰(zhàn)的殘酷。在全國倡導素質教育為學生減負,、北京嚴禁跨區(qū)招生的背景下,,北京八中少年班在全市范圍內(nèi)選撥智力超常的“神童”,有點應試逆襲的味道,,讓大家感到一絲素質教育的落寞與悲涼,。“神童班”想通過考試,選撥高智商孩子,,這不是最佳途徑,,因為分數(shù)體現(xiàn)不了智商。再者,,高智商高分數(shù)的孩子又能怎樣,?若不能全面發(fā)展,,不重視后天的努力,不注重情商的培養(yǎng),,“指物作詩立就”的方仲永,,不也是“泯然眾人矣”地黯然收場嗎?
其實,,一個人有沒有高智商并不重要,,快樂地成長、成人,、成才,,才是我們教育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是神童,,默默地成長也不是壞事;選拔“神童”,,給他們格外地關注和培訓,,有時候可能是拔苗助長般的傷害,還會弄巧成拙,。最重要的是,,通過考試選拔出來的神童,絕對多數(shù)不是神童,,而是書山題海里磨礪出的小學霸,。教育部門嚴禁奧數(shù)、嚴禁課外輔導班,、嚴禁加重學生負擔的補課,,就是想給孩子一個屬于自己的快樂童年。然而,,那些家長想?yún)⑴c八中少年班選拔的孩子,,哪一個不備受書山題海的煎熬?這豈不是我們倡導的素質教育分道揚鑣嗎,?整個社會都在努力淡化應試教育,,緩解優(yōu)質教育資源過度集中帶給民眾的焦慮??墒?,神童班火熱招考,分明向社會傳遞一個標向相反的信息——名校資源,。若不能有效地制止“神童班”招生,,取消類似的名校掐尖招生,教育部門為均衡教育資源所做的努力,,或將化為烏有,。這樣的擔憂,,并非杞人憂天,看看均衡教育資源力度較大的北京市吧,,6月14日,,為讓孩子上東城區(qū)名校史家小學,有很多家長凌晨4點排隊,,帶板凳和水壺,,其場面可謂壯觀。
3000名小學生報考八中少年班,,是一種名校爭奪戰(zhàn)的預演,。教育部門極力安撫公眾對待教育的焦慮,然而,,讓公眾心焦和凄涼的現(xiàn)實是:一方面,,名校門庭若市;一方面,,普通學校門可羅雀,,迥然不同的報名場面,讓教育資源均衡化成了一句空談,,那些奧數(shù),、補習班、家教等加重學生負擔的東西,,或將死灰復燃,。基于此,筆者想問:神童班火熱招考,,教育部門拿什么安撫民眾應試的焦慮,?
編輯:牟宗娜
關鍵詞:三千學生考神童班 北京八中神童班 神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