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為“奪刀考生”留下道德加分通道
這是一個“鍵盤俠”輩出的時代,,卻也是一個更要呼喚柳艷兵式“真儒俠”的時代。為“奪刀考生”的道德加分留下一條制度通道,,這是裨益公共利益的現(xiàn)實選擇,。
連日來,江西高三考生柳艷兵在客運班車上與持刀歹徒搏斗,、奪刀救人,,引來各方關(guān)注。教育部表示,,待柳艷兵和另一位受傷考生易政勇康復后將為他們組織單獨考試,。目前已有一些高校向柳艷兵伸出橄欖枝,愿助其圓大學夢,。
古人云,,“道德當身,不以物惑,。”還未走進2014高考考場的柳艷兵,,就遭遇了人生的一場道德大考。赤手空拳奪下利刃,,身負重傷不畏殘暴,,即便周遭沒有“該出手時就出手”的援助,依然誓做守護公共利益的孤膽英雄——這樣的膽識與豪氣,,這樣的本色與情懷,,令人動容。從主流媒體及民間話語兩個輿論場的反饋來看,,柳艷兵贏得了公眾一片贊嘆聲。
好人當有好報,,這是中國人最樸素的價值邏輯,。柳艷兵的見義勇為傳為美談,無非三個因素使然:一者,,千百年來,,滋養(yǎng)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價值情懷中,見義勇為,、殺身成仁等,,是高山仰止的道德共識,。二者,轉(zhuǎn)型期傳統(tǒng)道德秩序面臨新的調(diào)整與重建,,各種“滑坡”之聲不絕于耳,,公眾越發(fā)珍視道德選擇與道德行為。三者,,矛盾多發(fā)期公共秩序與安全面臨新的挑戰(zhàn)與考驗,,暴力犯罪防不勝防,越是危機當前,,越是需要同仇敵愾的正義之氣,。從這個意義上說,“奪刀考生”不僅是年輕人的道德偶像,,更是時代的道德標桿,。
道德只有成為厚德者的通行證,失德才會成為無德者的“墓志銘”,。正因如此,,不少民眾呼吁給予“奪刀考生”精神獎勵之外的高考加分,以此褒獎見義勇為行為,,傳播社會正能量,。但令人糾結(jié)的是,這些年,,各地加分政策與“特招”行為一樣,,漸有淪為貪腐尋租通道之勢。2014年高考政策的重大變化之一,,就是各地高考加分的“瘦身”:從31個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已出臺的高招辦法來看,,其加分政策均有調(diào)整。譬如力度最大的廣東省,,新版加分項目從過去的23項銳減到6項,,除體育特長外,其余5項全部為帶有補償性質(zhì)的照顧性加分,。當此背景下,,為少年英雄道德加分似乎成了一個難題。
只是,,“奪刀考生”顯然是特例,,與尋常意義上的“三好少年”等稱號無法同日而語。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為其留下一條特事特辦的通道,,既不用擔心后來者山寨或仿效,,更沒有將“瘦身”的加分權(quán)限另開窗口,也是為類似個案留下了“參照案例”——在不損害高考公平的前提下,讓少年英雄收獲更實在的人生機會,。畢竟,,稀缺的道德品質(zhì),只有獲得敬仰與回饋,,才能成為公序良俗中的硬通貨,。
這是一個“鍵盤俠”輩出的時代,卻也是一個更要呼喚柳艷兵式“真儒俠”的時代,。為“奪刀考生”的道德加分留下一條制度通道,,這是裨益公共利益的現(xiàn)實選擇。
編輯:曾珂
關(guān)鍵詞:道德加分 保送大學 柳艷兵 高考 見義勇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