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京津冀一體化民生焦慮:滿滿的教室 空蕩蕩的醫(yī)院
——京津冀一體化系列報道之“人的一體化之困”
“長安米貴,,居大不易。”在北京的承載能力已接近極限的當下,,越來越多的人在北京周邊置業(yè),。但是,跨省上班難,、跨省就醫(yī)難,、孩子上學難、治安管理難等問題在北京周邊愈演愈烈,。
“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許多“跨省京漂族”發(fā)出這樣的吶喊。在京津冀一體化發(fā)展再次被提上議事日程的今天,,這樣的吶喊折射出的不僅僅是個體的悲歡際遇,,更反映出在區(qū)域發(fā)展進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亟須解決。大城市也好,,小城鎮(zhèn)也罷,,管理者都應當認識到,把人放在首位,,首先實現(xiàn)“人的一體化”,,這才是一體化進程中必須一以貫之的理念。
近日在半月談雜志社召開的京津冀一體化座談會上,,來自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新華社記者表示,,他們對河北廊坊進行過多次實地采訪,,當?shù)氐拿裆箲]讓記者們感觸頗深。
因為離得近,,河北廊坊早已經(jīng)成為疏解北京人口壓力的承載地,,這其中以廊坊三河市的燕郊鎮(zhèn)最為突出,。燕郊和北京通州只隔一條潮白河,二三十萬在北京工作的人,,攜家?guī)Э诘脑谘嘟季幼?。這里的人口數(shù)量還在快速增加。
教育:滿滿當當?shù)慕淌?,再多一個都放不下
齊雷杰(新華社河北分社記者):
我們通過觀察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鎮(zhèn),,感覺北京的功能疏解外溢給河北帶來的壓力比較大。
在北京上班,、居住在燕郊的有二三十萬人?,F(xiàn)在燕郊的教育面臨的壓力非常大。當?shù)孛磕晷W生增加2000多人,,初中生增加1000多人,,每年要新增2000人的教育容量,才能滿足這個需求,。但現(xiàn)在當?shù)赜譀]法大規(guī)模建設學校,。
一個小學班級,學生多的時候有80多人,,甚至達到90人,。這在北京是根本想象不到的。我們去采訪時,,看到教室里坐得滿滿當當?shù)?,再多一個學生就坐不下了。下課后,,有些小學生想上廁所,,都得舉手示意老師,老師讓他們不要擠,,一個一個出去,。下課的時間,校長和老師都站在樓梯的拐角處,,招呼學生們不要擁擠,不要亂跑,。壓力之大已經(jīng)到了這種程度,。
醫(yī)療:北京看病擠破頭 燕郊醫(yī)院空蕩蕩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由于省際之間醫(yī)保對接不暢,,異地就醫(yī)有“保”難“報”現(xiàn)象日益凸顯,,燕郊等地的部分醫(yī)院雖然設施齊全,但始終缺少患者資源,,長期處于虧損狀態(tài),。而北京的大醫(yī)院則天天人滿為患,不堪重負。
齊雷杰:
雖然有幾十萬北京人在燕郊生活,,但是他們在北京辦的醫(yī)保在燕郊不管用,。
燕郊當?shù)匾灿腥揍t(yī)院,投資六十多億建的,,醫(yī)療水平也是比較高的,,但醫(yī)院里空空蕩蕩,沒有多少人看病,。北京的醫(yī)保在那里根本沒法報銷醫(yī)藥費,,于是這些人不管路上多么擁擠,也得跑到北京來看病,。
醫(yī)保對接報銷的比例,、藥品的目錄范圍等,兩地在很多方面根本不銜接,。北京,、天津、河北的很多政策都是不銜接的,,醫(yī)保對接將來也是挺難的,。跨省就醫(yī)能不能比較方便地結算,,是京津冀一體化面臨的一個大問題,。
劉元旭(新華社天津分社記者):
目前,有的北京人在大興上班,,在固安買房子居住,,但他們在固安看病要自費。居住在河北燕郊以養(yǎng)老為目的的北京人也面臨這樣的問題,。
人口的分流全靠市場也不行,,三地之間的基本政策、基礎設施必須要搞好配套,,以支持北京的人口在河北與天津之間自由流動,。
交通:老人早上五六點起來去公交車站給孩子排隊
關桂峰(新華社北京分社記者):
在河北燕郊,有的老人每天早晨五六點起來,,去公交車站給自己的孩子排隊,,好讓上班的子女多睡一會兒。從燕郊到北京市區(qū)要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他們住得那么遠,,又到市里上班,其實是挺殘忍的一件事情,。
齊雷杰:
北京的功能疏解外溢給河北帶來的沖擊比較大,,比如交通的壓力,。燕郊很多公交車在早高峰發(fā)車最密集的時候,不到一分鐘發(fā)一趟,,但是排隊的人還是相當多,。102國道本來是七八公里的路,擁堵的時候能堵上兩三個小時,。
張濤(新華社天津分社副總編輯):
現(xiàn)在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應該先易后難,先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北京去天津非常便捷,,但是去河北就沒有那么方便。比如說去廊坊,,高鐵經(jīng)過但沒有站,。天津到保定的高鐵到現(xiàn)在還沒有修通。所以應該先把這個事情做起來,。交通發(fā)展起來后,,能加強三地之間的融合和交流。
編輯:付鵬
關鍵詞:北京 燕郊 一體化 河北 京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