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參觀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丹麥女王走過和平廣場。昨日,,南京,,女王一行參觀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記者 泱波 攝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記錄了77年前在這個美麗城市發(fā)生的最黑暗的一段歷史,。我們無法改變殘酷的歷史,,但我們可以從中學(xué)到經(jīng)驗和教訓(xùn),。今天,,我們紀念它,,不但要回顧過去,,還要面向未來。——丹麥女王
我在廠里升起了一面在中國最大的丹麥國旗,,我還讓人在廠房屋頂上用油漆繪出一面約1350平方米的丹麥國旗,,從空中就能清楚地看到。我想,,這一定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面丹麥國旗,。——辛德貝格
據(jù)新華社電 昨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迎來了一位特別的憑吊者——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
10時許,,女王和亨里克親王一行步入館內(nèi)。走廊上,,一幅幅丹麥友人辛德貝格當年救助中國難民的照片史料十分醒目,,館長朱成山向女王介紹了辛德貝格在南京救助中國難民的歷史。走廊外,,紀念館工作人員彈著鋼琴,,唱著《永遠的南京——辛德貝格玫瑰》。
2004年,,辛德貝格的故鄉(xiāng)奧胡斯市將當?shù)氐囊环N黃玫瑰命名為“永遠的南京·辛德貝格黃玫瑰”?,F(xiàn)在,這里的和平廣場上就盛開著這樣的黃玫瑰,,女王在黃玫瑰前駐足欣賞,。女王還在這里邂逅了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蘇國寶。今年87歲的蘇國寶老人告訴女王,,南京大屠殺時自己只有10歲,,很多難民住在辛德貝格參與建立的難民營中。辛德貝格親手交給他一塊大洋,,還有一些大米,。如今,老人與辛德貝格的親屬還時常往來,。辛德貝格的外甥女瑪麗安也隨女王到訪南京,,與老人共敘友誼,。
女王和親王還在和平廣場為和平樹培土澆水,并親手插上一枝黃玫瑰,。
■ 釋疑
女王為什么訪問紀念館,?
據(jù)丹麥駐華大使裴德盛介紹,辛德貝格曾幫助中國人免遭日軍屠殺,,目前仍有當年受救者在世,,他們代表了丹麥與中國的歷史聯(lián)系,這是女王訪問紀念館的原因,。據(jù)紀念館顯示,,丹麥女王是首位訪問這一紀念館的在任外國元首。雖然美國前總統(tǒng)卡特,、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和海部俊樹等都參觀過這個紀念館,,但他們都是在離任后到訪的。據(jù)人民網(wǎng)
訪問紀念館傳遞啥訊號,?
中國公共外交協(xié)會副會長,、前駐英大使馬振崗認為,丹麥女王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傳遞了中丹友好的信息,。丹麥女王的來訪傳遞出良好的訊號,,希望國際社會能夠?qū)@段歷史有更好的認識,汲取教訓(xùn),、正視歷史,。讓更多領(lǐng)導(dǎo)人來參觀紀念館,有助于促進國際社會對這段歷史的了解,。新京報記者 韓旭陽
■ 對話
新京報記者專訪辛德貝格外甥女瑪麗安
“舅舅從未講起南京大屠殺經(jīng)歷”
丹麥女王此次訪華,,特意邀請了辛德貝格的外甥女瑪麗安隨行,這是她第六次訪問中國,。26日晚,,新京報記者對瑪麗安進行了專訪。新京報記者 高美
使館登報尋人,, 才知舅舅經(jīng)歷
新京報:舅舅給你講起過他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經(jīng)歷嗎,?
瑪麗安:沒有,他從來沒講起過,。我只知道他來過中國,,卷入到一場戰(zhàn)爭中,但是我不知道他在南京大屠殺中的角色,。我只知道他在上海時為非常著名的英國戰(zhàn)地記者史蒂芬斯工作過,,他當司機。
他從來沒有坐下來和我談過南京大屠殺,,但我認為那是他一生的創(chuàng)傷,。因為當生命中遭遇了特別悲慘的事情時,,你反而不會對別人講起,因為這太難講起,。
新京報:那他的故事你是如何知道的,?
瑪麗安:2000年的時候,一場關(guān)于南京大屠殺的展覽在我的家鄉(xiāng)奧胡斯市舉行,。當時中國駐丹麥大使館在報紙上登了尋人啟事,,叫“尋找辛德貝格先生”。我媽媽看到報紙,,才知道他們要找的就是我舅舅,,我們就和大使館取得了聯(lián)系。
新京報:你如何看待舅舅的經(jīng)歷,?
瑪麗安:他的經(jīng)歷讓我相信,,如果你堅持做正確的事,,即使只有一個人抗爭,,也會有所作為,能夠改變一些事情,。
新京報:為舅舅命名玫瑰是出于什么樣的想法,?
瑪麗安:我跟一名花商講了舅舅的故事,問她能不能以舅舅的名字命名一種玫瑰,。后來她培育出來了,,命名為“永遠的南京·辛德貝格黃玫瑰”。黃色象征著勇氣,,黃色玫瑰和他也很“契合”,。因為這種培育有不可預(yù)測性,你不知道出來的是否就是黃色,,總會有些許差異,。這很像我舅舅,他也是不可預(yù)測的,。
加入美國海軍,, 獲杜魯門嘉獎
新京報:離開中國后他還有過哪些經(jīng)歷?
瑪麗安:他去了美國,,加入美國海軍,。因為表現(xiàn)優(yōu)異,還得到了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的嘉獎,。
新京報:你和他的接觸多嗎,?
瑪麗安:高中畢業(yè)后我去了美國留學(xué),我們每個月都會見一次,,常在一家中餐館吃飯,。他每月都給我一百美元做學(xué)費,。
新京報:在你眼里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瑪麗安:他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人,,他長得很帥,,身邊總是有很多女孩子。他也是一個熱愛自由的人,,從事過很多職業(yè),,在上海的和平飯店還做過小職員。后來做海員,,總是在外面奔波,,所以很難安定下來。
成立基金會,,宣傳舅舅事跡
新京報:你有沒有為舅舅做過什么,?
瑪麗安:我本來是一名庭園設(shè)計師,但最近幾年來,,辛德貝格基金會成為了我事業(yè)的一部分,,我希望通過基金會讓更多人了解辛德貝格的事跡。
新京報:對未來有什么計劃,?
瑪麗安:在丹麥,,知道辛德貝格的人越來越多,但我仍打算多做宣傳,,讓更多的人知道舅舅的事跡,。舅舅的經(jīng)歷如果能拍成一部電影,肯定會好看,。如果拍攝的話,,扮演舅舅的演員一定要找一個很帥的。
【歷史】
辛德貝格營救兩萬中國人
上世紀30年代的一段歷史,,將丹麥人辛德貝格與許多中國人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
1911年,辛德貝格出生于丹麥第二大城市奧胡斯,。1937年冬至1938年春,,他受雇于丹麥史密斯公司,在南京棲霞地區(qū)的江南水泥廠維護水泥生產(chǎn)設(shè)備,。
面對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辛德貝格與他的德國同事一起設(shè)立了江南水泥廠難民區(qū),保護了江南水泥廠旁難民營里約兩萬名中國人,,并為南京城內(nèi)從事人道救助的國際人士提供消息和食品,。他將被日軍殘害的中國人從郊區(qū)送往醫(yī)院,并在廠里建立診療所。為阻止日本人進入難民區(qū),,辛德貝格還在水泥廠周圍插滿丹麥和德國國旗,。
辛德貝格記錄了日軍罪行的許多案例,將報告遞交給南京安全區(qū)國際委員會,。1938年,,在國際勞工大會上,時任中國勞動協(xié)會理事長朱學(xué)范在辛德貝格的護照上題詞:“中國之友”,。1938年3月,,在日軍逼迫下,辛德貝格離開了南京,。1939年,,辛德貝格加入了美國商船隊。他1984年4月因病去世,,骨灰撒入大海,。據(jù)新華社
編輯:顧彩玉
關(guān)鍵詞:南京 丹麥 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