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咫尺之間 詠志高潔
“潛廬”藏明清扇面書畫專場亮相匡時春拍
扇面書畫藝術(shù),集中國書韻之妙,享華夏畫魂之美,。這蓋因扇面藝術(shù)是文人書齋氤氳品味的延伸,更是文人生活詩意化的再現(xiàn),。明清兩代,得益于文人士大夫的熱情參與,形成了扇面書畫藝術(shù)的高峰,流風(fēng)所披,,至今不息。不論在歷史上,,還是當下,,扇面不但是最富有傳統(tǒng)文化精粹的書畫形式,更使人從中感知文明,、怡養(yǎng)情致,,始終如一,。
匡時2014春拍特別推出“潛廬”藏明清扇面書畫專場,,百余幅金箋扇面、哲言靚畫,,搖曳生姿,,共同演繹明清兩代咫尺間的雅趣風(fēng)流。“潛廬”的藏品基本反映了明代中期至清末數(shù)百年間書畫藝術(shù)的發(fā)展脈絡(luò),,可謂流派繁多,,群星璀璨。如沈周,、文徵明,、仇英、祝允明,、董其昌,、陳繼儒等,,正是這些大師巨匠的名字,照亮了這近600年的藝術(shù)星空,。百余件扇面精品收藏專題明確,,審美眼光獨到,有著濃郁的人文色彩和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
這一百余幅明清扇面作品多出自明清兩代江南地區(qū)特別是蘇州為中心的太湖流域的文人士大夫之手,,因而在這層意義上可以說,它是對江南精英文化的典藏,。吳門書法三大家祝允明的《草書七言詩》,、文徵明的《行書自作詩》和王寵的《行書七言詩》,以個性鮮明,,風(fēng)格獨特的書風(fēng)代表了明代中期書法的高水平,;其他如文彭、文震孟,、陳鎏,、王穉登等書家手筆,真實地反映了文氏一門的流風(fēng)余韻,,也印證了“天下書法盡歸吳門”的贊譽,;而明末個性派大家王鐸、邢侗等人的作品,,狂放不羈的書風(fēng),,則昭示了明末之際書壇風(fēng)氣的另一重天地。至于繪畫,,文徵明的《松間濯足》,、仇英的《論道圖》、戴晉的《仿米氏云山》,、王賓的《江村小夏》等從不同角度表現(xiàn)明代中葉文人士大夫的生活風(fēng)貌,、閑居酬唱;吳門,、華亭,、正統(tǒng)、野逸等流派,,生動地演繹了300年間的畫史嬗變,。它們或山水明秀,或花鳥含情,,或人像高古,,或詩文飛揚,具體而微,,卻讓人見微知著,,咫尺之間寄情自然,、詠志高潔,恰如一方眺望世外桃源的窗口,。
扇面書畫為明清文人的風(fēng)雅之物,,它彌漫天地,流著古今,,聚藏維艱,。“潛廬”所藏明清扇面歷經(jīng)百年仍神采煥然、留韻至今,,實非物之所聚,,乃心之所聚,相信藏家定會欣于所遇,,寶之愛之,。
編輯:張敏
關(guān)鍵詞:扇面 咫尺 詠志 高潔 書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