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安全島”上孩子的生活
不但要活下去,,還要過得好
3月16日下午,,廣州市宣布,因不堪重負暫停“嬰兒安全島”試點,,啟動時間另行決定,。一時間,“棄嬰島”的存廢問題又一次被擺到了社會大眾面前,。相關數據顯示,,眼下我國已有28個省區(qū)市“試水”建立“棄嬰安全島”,以及時發(fā)現和救助棄嬰這一社會上最弱勢的群體,,保障棄嬰最基本的生命權,。那么,這些還在“工作”著的“棄嬰島”到底是如何運作的,?福利院的孩子又有著怎樣的生活,?近日,,筆者就對河北省石家莊市社會福利院進行了探訪,。
棄嬰島讓棄嬰有更多的機會活下去
石家莊市社會福利院坐落于河北省石家莊市福利巷的西側,社會福利院門口前,,是一條150米的長巷,,長巷兩旁是枯萎的草坪和紅磚壘砌的圍墻,冬天看上去不免多了幾分凄涼。在這條長巷里,,有一間2.5平方米大小的紅色小屋,,我國首個“嬰兒安全島”就坐落在這里。
負責“嬰兒安全島”的福利院工作人員李玲(化名)告訴筆者,,之前有些父母將嬰兒拋棄在路邊,、草叢、公園,、公廁等野外,,夏天,嬰兒被蚊蟲叮咬,,渾身上下幾十個包,,冬天,嬰兒身體多處有凍傷,,還有的嬰兒被老鼠和野狗野貓啃咬,。“有一年夏天,我們工作人員在福利院門口外除草,,在離大門口200多米的一個墻角草叢中,,發(fā)現一個紙箱子,打開一看,,里面的嬰兒已經死亡,。這種情況太多了,很多被拋棄的孩子都是因為沒能及時發(fā)現和及時治療,,導致死亡,。”
如今,“嬰兒安全島”的設立讓棄嬰的情況有所改變,。筆者在石家莊的這座“安全島”內看到,,屋內的墻上掛有《嬰兒安全島使用管理規(guī)定》和《嬰兒安全島巡查制度》?!秼雰喊踩珝u使用管理規(guī)定》明確說明,,“為確保社會棄嬰在送至我社會福利院時,其身體狀況不受外部環(huán)境的侵害,,本院特設嬰兒安全島,。”島左側有張淡藍色的嬰兒床,床上放有鋪好的被褥和嬰兒枕頭,,右側是一臺恒溫嬰兒保溫箱,,墻上還裝有空調,另外“安全島”內還安裝了紅外線感應裝置,,棄嬰被放入安全島后,,紅外線感應裝置會發(fā)出報警信號,福利院值班工作人員便及時出來安置嬰兒。“我們放置這個‘嬰兒安全島’就是想給被父母拋棄的孩子有更多活下去的機會,。”李玲說,。
每個孩子都渴望家庭的溫暖
李玲告訴筆者,這幾天,,福利院沒有接收到棄嬰,,但福利院里仍有很多之前被父母遺棄的孩子在生活。在一間幼兒教室里,,十來個四五歲的孩子正圍坐在圓桌前嬉戲,,等待老師來上課。李玲告訴筆者,,這里的孩子們大都是殘疾兒童,,但是他們和正常的孩子一樣,渴望親人的撫摸,、擁抱,。每次有陌生人來看望,孩子們都會迫切地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感情,。“我們工作人員平時在家里在外面遇到煩心的事,,心情會低落,但只要來到單位,,逗逗這里的孩子,,心情就會好。孩子們每天都很開心,他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可能也不知道自己和外面的孩子有什么不同,,他們熱情、樂觀,,感動著我們每一個工作人員,。”
這時,一個名叫劉亞(化名)的孩子引起了筆者的注意,。據李玲介紹,,劉亞今年9歲,不到一歲時被父母拋棄,,來到福利院生活,。劉亞是先天腦發(fā)育不良,在他6歲時,,被一對農村夫婦有償收養(yǎng),,去年又回到福利院生活。有償收養(yǎng),,是指福利院通過付費給收養(yǎng)家庭的方式,,讓一些孤兒能夠進入普通人家體驗和了解家庭生活。“這些家庭過得并不富裕,,但是他們對待收養(yǎng)的孩子視如己出,,讓我們的孩子體會到了家庭的溫暖,家人的關愛,,沒有任何偏見,。”據李玲介紹,劉亞的養(yǎng)父母每次出門,,都會帶著劉亞,,不讓他自己留在家里,他們還嘗試讓劉亞去學校接受教育,。但是因為養(yǎng)父母的能力有限,,已經不能再領養(yǎng)劉亞,只能把他送回福利院,。
李玲最后告訴筆者,,“兒童是弱勢群體,這些在福利院的兒童更是弱勢中的弱勢,,他們被父母遺棄,,沒有家庭,沒有親人,,他們甚至大多數都不知道自己和正常的孩子不一樣,,這對他們來說也不知是悲是喜,這些孩子是最需要社會關心的,,我們不僅應該讓他們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和正常孩子一樣。”
原標題:福利院的孩子們如何生活,?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福利院 孩子 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