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2014全國兩會>好聲音>政治 政治
讓“法治夢”托起“中國夢”
——侯欣一委員談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有些違法犯罪的領導干部,,缺乏的不僅是法律知識,,更是對法律的敬畏
建成法治政府,,最核心和關鍵的問題是在一些基本制度上有所突破
當全社會都把法治當做信仰,,進而當成一種習慣的時候,,法治中國就會形成”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要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法治中國再次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記者就此采訪了全國政協(xié)委員,、南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侯欣一,。
法治建設,一條艱難路
《決定》頒布后,,全國政協(xié)委員,、南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侯欣一第一時間仔細閱讀,其中有關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內容,,更是反復閱讀了好幾遍,。
“當時的感覺是五味雜陳。”再次回憶起當時的感受,,記者眼前這位在法學領域工作了30年的委員有些感慨,。他說,“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高速發(fā)展,,法治建設也在加速推進。”
“這次對依法治國的提法較之以往更加強烈和明確,,有很多具有實質意義的內容,,表達的不僅是執(zhí)政黨對憲法精神的恪守和向人民的再次承諾,也從某種程度上透露出執(zhí)政黨對于建設法治國家的緊迫心情,,讓人非常欣慰,。”
侯欣一說,30多年來,,我國推進法治建設的路的確走得很艱辛,有過許多彎路,,但更多的是成績和進步,。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依法治國的方略以憲法修正案的方式正式寫入憲法,,上升為國家意志,,隨后,在許多正式文件和報告上都以不同的語言對此加以重申,。
“還有一個重要的成績就是建立起了一套中國特色的法律體系,。在立法方面,我國制定了一系列法律,,總體上解決了有法可依的問題,。”據了解,,到2012年底,我國制定憲法和現(xiàn)行有效法律243件,,行政法規(guī)721件,,地方性法規(guī)9000多件,社會各類關系基本納入了法律調整的范圍,。
“不可否認,,我們國家的立法還有很多缺陷和不足,今后立法和修法的任務仍然很繁重,,但其實現(xiàn)有的許多法律已經足夠讓我們驕傲了,。”侯欣一說。
進一步維護憲法權威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現(xiàn)行憲法頒布三十周年大會上講到,,依法執(zhí)政首先要做到依憲執(zhí)政,各級黨組織要帶頭遵守憲法,。憲法是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制定的,,如果各級黨組織、黨的領導干部不帶頭實施,,法律就會成為一紙空文,,寸步難行。
侯欣一對此表示認同,,他認為,,依法治國是中國夢實現(xiàn)的基礎保障。“要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保證憲法和法律的全面有效實施。”
侯欣一進一步強調,,領導干部必須帶頭遵守憲法和法律,,樹立法律的權威,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有的領導干部一遇到事情就以特殊情況為由,,隨意發(fā)號施令,把法律拋在腦后,,這種做法就是不講法,。還有些違法犯罪的領導干部,認為自己犯罪與不懂法有關,,事實上,,他們缺乏的不僅是法律知識,更是對法律的敬畏。”侯欣一強調,,我們要反思這種現(xiàn)象,,更要徹底改正官方行為與法律規(guī)定不一致的地方,把權力嚴格控制在法律的軌道上,。
不過,,侯欣一也認為,“從目前來看,,還有許多困難要克服,,但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的做法是對的。”
一些基本制度有待突破
隨著行政體制改革的日漸深入,,行政權力越界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破題的思路究竟在哪里?在侯欣一看來,,問題大多數存在于法律實施領域,,比如,保證憲法和法律實施的監(jiān)督機制和具體制度還不健全,;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司法問題還比較突出,;一些公職人員濫用職權、失職瀆職,、執(zhí)法犯法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
“現(xiàn)在有的地方政府,,自己的責任邊界搞不清楚,權力沒有限制,,必然導致權力濫用,,從而敗壞了國家的執(zhí)政能力。”侯欣一表示,,我們需要陽光政府,,更需要在陽光下為行政權力劃定有效范圍和法定范圍。他建議,,盡快建立依法治國所必需的相關制度,,使政府依法行政,權力規(guī)范運行,,群眾監(jiān)督制度化,。
十八大報告中提到,到2020年中國小康社會全面建成時,,法治政府也要建成。“既然要建成法治政府,,最核心和關鍵的問題是在一些基本制度上有所突破,。”在侯欣一看來,改革開放的這30多年,中國發(fā)展更多依靠的是解放思想和對外開放,,未來中國要更多依靠制度的力量,。
讓法治成為人民的信仰
“法之必行”的真正動力來自哪里?有人說靠監(jiān)督,,有人說靠激勵,,也有人說靠懲戒。侯欣一認為,,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往往被人忽視,,那就是法治精神。
侯欣一說,,改革開放30多年,,人們的法律意識有了很大提升,人民群眾對全面依法治國有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烈的要求,,但總的來說,,還沒有上升到精神層面,法律往往只是紙上的條文,,而不是寫進百姓的心中,。“現(xiàn)在有的人一出點事情,就趕緊翻翻‘關系本’,,看看誰能幫上忙,,這種‘走關系’強于‘走程序’的思想,其實就是一種法治精神的缺失,,如果大家都不按規(guī)矩辦事,,整個社會就會亂套。”
侯欣一認為,,法治信仰需要人們發(fā)自內心地認同法律,、信賴法律、遵守和捍衛(wèi)法律,,當全社會都把法治當做信仰,,進而當成一種習慣的時候,法治中國就會形成,。
編輯:顧彩玉
關鍵詞:法律 法治 中國夢 委員 兩會